4
欧洲会回报吗?
在大连达沃斯论坛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谈到,希望欧洲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市场及外媒普遍推测,这会成为中国对欧洲出手救援的一个条件。
对这种推测,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指出,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和支持欧洲应对债务危机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并认为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但他同时表示,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完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对于欧盟至今不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中方对此非常失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所副所长丁一凡认为,对于中国可能实施的援助投以相应的反应,并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回报,而是从中欧之间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高度来看待。“也只有能够促进中欧战略合作的更加深入,中国的援助才显得更有意义。”
而一位接近国家外汇管理局的人士对记者表示,欧盟是否能够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是中国一直关注的问题,这实则牵扯到中国产品出口、企业在欧投资的各方面进程与收益,有利于推动中欧长期的深入合作。
“这正是中欧双方战略合作的题中应有之意,但这一过程,可能伴随着中欧双方包括经济、外交等多方面的博弈。”这位人士谈到,“中国出手援助欧洲,期待促成的合作筹码,并不仅限于这一项。扩大对欧投资规模、扩展投资方式,也是中方关注的问题。”
事实上,德国及欧元区其他国家的主流看法认为,债务危机国自身的危机,应主要靠自己解决,主要办法是紧缩财政开支,改革财政收支结构。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只是这场援救的外围参与者,既不是资金的主要提供方,也不是救援计划的决策者,同样也无法约束和评价被援助国家的财政、金融、经济结构改革。
陈炳才认为,对于救援概念的理解,应该重视“利益交换”的含义。从中国自身利益角度考量,在救助方案中布局好中国的综合利益,以实现更高层面的战略意义。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