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新版资源税条例下月施行 专家称消费者将受益

2011年10月12日 08:44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导读:新版资源税条例下月起施行,资源税制定以价格为基础。为什么改革后的资源税要按照价格征收?作为地税的资源税会给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带来哪些影响?如何才能不让资源税带来的成本上涨最终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国务院发布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将于11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原油、天然气的资源税税率定为销售额的5%-10%,较试点时的5%有大幅提升;煤炭资源税维持从量计征方式,其中焦煤资源税率由每吨0.3-5元人民币,大幅提升至每吨8-20元,其他煤炭资源税率为每吨0.3-5元。此外,稀土矿资源税率为每吨0.4-60元。

  值得关注的是,资源税征收后基本是归地方财政,实际上对中央和地方税收的关系也进行了调整,为什么改革之后的资源税要按照价格来征收?作为地税的资源税又会给中央和地区财政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如何才能不让资源税最终转嫁到消费者头上呢?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先生做出评论。

  为何改革后的资源税要按照价格征收

  此次出台的新版资源税的条例重点在油气和煤炭资源等,为什么像其他资源,比如稀土、钢铁等,这次还是没有作为重点来进行相应规定?

  韩晓平: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特别是煤炭、油、气等资源,主要是围绕新疆等经济相对不太发达地区进行开发。随后通过资源税机制来补偿当地经济,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持续经济开发。

  在征收办法上,油气资源是按照价格来征收,焦煤是按照从量定额计征,为什么征收办法不太一样?

  韩晓平:因为煤品质非常多,不同热值的煤会有完全不同的价格,所以不太容易按照某一种量化来进行征收,但是油基本上都有一个非常确定的数字,这就是为什么要分开的主要原因。

  中央和地方利益如何调整

  按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说法,这次改革其实是对中央和地方利益的调整,那这种调整应该怎么理解?会给地方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韩晓平:这是非常重要的改革,如今有些地方由于资源开采过剩,形成资源枯竭型城市,当地经济完全陷入瘫痪,为避免发生这样的问题,一开始就对当地经济进行补贴,在资源采走过程中使她不断转型,那么未来资源没有的情况下,她还能继续维持发展。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在勘探、开发资源的过程中会造成环境影响,所以要给地方一些钱修复环境补偿,以提高地方积极性。总之,为了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就必须有补偿机制,这次改革就适应了这种要求。 

  能不能理解为,这种调整实际上就是一种补贴的性质,会给地方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影响?

  韩晓平:不是补贴,是补偿,所以这个税我们大家都应该承担,因为地方把资源拿出来给我们,然后在开发过程中造成污染和环境破坏,所以我们每个人当然要给人家进行补偿,这是一种公平的机制。

  成本上涨是否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既然每个人都该参与到这种补偿中,那么一旦税率调整,最终结果是不是势必要落到每一个消费者身上?

  韩晓平:现在油跟气不太相同,油的定价机制按照国际市场来进行,不会受到影响。我们在以前给国内资源本身就是收税较少,石油公司开发国内资源时比较赚钱,所以中石油相对比较赚钱,而中石化赚钱能力较弱,因为国内资源比较少,更多需要依赖于国外进口。那么用国外油价进行定价后,实际上是不会影响消费者的,因为这在国内是有一种补偿,但是天然气不同,气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气价,对消费者有影响。所以,我们既然享受了幸福生活,就应该给当地一个补偿。

  这次资源税调整后,有人猜资源税带来的财政收入增加会导致地方政府未来发展不再依赖土地,从而房价可能下跌,我们因此而受益,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

  韩晓平:确实是这样,当然房价降不降是另外一个问题,但是地方可以不再依赖土地资源。比如鄂尔多斯很多人在煤炭开发过程中赚钱,然后就去盖房子。如果有一个长期补偿机制,那他们就没必要去做这样的投资,导致大量土地变成房地产,而且这些房地产又没有足够的人去住。所以,重点在于地方拿到补偿之后,用这些钱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修复,做长远投入。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