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痛”求解尚需多方发力
从7年前公开叫板美国电子商务巨头Ebay旗下的中文购物网站易趣,到国内业务逐渐反超,直至开设美国版淘宝网声称要“占据Ebay失落的美国市场”,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多家公司在一定意义上折射出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轨迹。
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人,其中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年增长48.6%,达到1.61亿户,网购成为当年用户增长最快的网络应用项目。而这一机构在今年7月发布的最新报告认为,电子商务类应用迎来相对平缓的发展期,目前中国网络购物市场正在转型升级,从鱼龙混杂的集市模式更多地走向了品牌化、品质化竞争时代。
电子商务从集市向品牌化跃进该有何种路径?中国互联网实验室董事长、博客中国创始人方兴东认为,注重建立诚信、健康的电子商务平台是大势所趋,但如何制定规则适当引导,值得探讨。尤其是对于淘宝这样处于行业龙头、甚至带有垄断地位的平台,如何监管、处罚,确实值得深思。
姜奇平表示,小企业、小商户并不一定缺乏竞争力,如果能借鉴意大利或德国模式,走服务差异化、品种多样化和个性化定制的路子,将让不同规模的电子商务企业走出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
有关研究者认为,此次淘宝新规引发的“攻击”,本身会造成部分小微客户撤离,从而丧失部分市场活性。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电子商务系副主任张巍表示,改变规则之前,多元市场主体共同协商显得尤为必要。
“淘宝新规效应暴露出我国电商领域的法制、管理体系还不完善,规则制定仍然缺乏政府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协助,而使企业成为规则制定的主体。”方兴东说。有关专家表示,随着中国电子商务步入转型期,相关部门机构的协调职能亟待增强。 (记者王政、张遥)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