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经济、国内经济和浙江等区域经济正面临三种不同局面。随着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扩散化,世界经济面临二次探底的危险局面;国内通胀预期仍然很高,CPI维持在6%以上;浙江等区域民营中小企业处于“困局”之中,由于劳动力成本、汇率、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资金紧张,许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还出现了“人跑跑”、“钱跑跑”现象。连日来,针对深陷困境的温州中小企业,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帮扶措施。
其实早在9月底,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史晋川教授在出席长三角民营经济高峰论坛时,就已经建议过,中央应改变提高准备金率、加息等反复使用的单一货币政策为主的宏观调控,在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上进行结构性调整。近日,史晋川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再次重申其观点:眼下,最有效的是采取一系列财政政策,比如给中小企业减税、给中低收入者补贴,这样既可以提振中小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又能鼓励中低收入居民多消费,扩大内需。
民营企业陷危局 有深层次原因
早在9月底,史晋川教授在出席长三角民营经济高峰论坛时,就发表了题为“危局?难局?困局中的民营企业”的主旨演讲。
史教授分析了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宏观经济背景下浙江民营企业的困局产生的深层原因。随着我国经济复苏进程的加速,2010年起CPI不断上涨,通胀预期抬头,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一定的方向性调整,实际货币操作已由适度宽松转向适度从紧,造成实体经济企业的资金困难、融资成本大大上升。我国金融体系是以国有银行、大银行为主的,而浙江等区域的实体经济则是以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为主,在所有制和规模方面的双重不对称,导致浙江等地企业在宏观调控下资金特别紧张,民间借贷和高利贷频现,企业因资金断链出现倒闭现象非常突出。这也可以解释温州缘何面临信贷危机。
诺贝尔经济学奖 对现实有什么解释
北京时间10月10日晚上,2011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当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发表微博,称不应用中国人的眼光看天下事,学术不问现实意义。但作为经济学人,“经世济人”始终是他们的使命。
10月11日晚,史晋川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媒体不妨关注诺贝尔奖对现实有什么解释。本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人之一萨金特是理性预期学派领袖。放到政府层面,理性预期对政府出台何种政策、什么时候出台政策极具借鉴意义。
政府通常用相机抉择来处理问题,比如经济衰退时期,为刺激经济,政府会推出扩张性货币政策。这时,企业家会认为消费水平提高,愿意扩大再生产;工人预期工资会提高,会愿意提供更多的劳动力;消费者也是如此。这是常规的预期。短期来看,这样做是有效果的。但从中长期来看,货币政策是中性的。单一使用货币政策会力不从心,就需要财政政策一起给力。
为中小企业减税 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
在危局、难局下如何破解企业困局?史晋川建议,应对政策应该是:
一、短期政策调整。一是货币政策。建议改变准备金率、利率等反复使用单一的货币政策工具,使实际货币操作真正回归“稳健”的货币政策,特别是要在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上进行结构性调整,使得民营中小金融机构能够在货币政策中有更为宽松的环境,使其能够更好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帮助中小企业渡过当前的难关并在未来开展自主创新。二是财政政策。当前我国财政收入增速远远高于GDP增速,如一季度全国GDP增速为9.7%,而财政收入增速高达33.1%,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建议对中小企业减税,帮助其“脱困”,鼓励其进行新的投资;对中低收入居民减税,鼓励消费,扩大内需。
二、长期政策取向。一是鼓励民营资本、民营企业更多地进入金融领域,创造更丰富的金融生态。二是打破垄断性行业的准入限制,鼓励民营企业进入新的产业领域。三是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市场竞争秩序的维护和规范,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四是推进新型城市化,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增强优势区位空间的要素集聚能力,加快形成高端的生产要素保障体系,更好地为企业自主创新、转型升级提供要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