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中国粮食“八连增”助力经济软着陆(2)

2011年10月18日 09:42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业内人士认为,粮价历来是百价之基,只要保障粮食供给,中国经济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当然,城市化带来的需求人口增加、种植成本上升,以及输入性通胀等因素,使得粮价上涨的压力长期存在,采取多种措施稳定物价,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就中长期而言,成本上升、外部输入因素对中国物价上涨的压力依然会存在。据记者了解,国际上资源性产品价格居高不下,输入性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在8月份工业生产者购进的同比价格中,有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16.8%,燃料动力类价格上涨12.7%,化工原料类价格上涨13.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认为,就中长期而言中国物价上涨的压力依然会存在,还需要依靠结构调整和必要的财政政策加以应对。要关注当前食品价格压力减缓的趋势,谨防其再次反弹。

  粮食丰收助力软着陆

  “仓廪实而知礼节,粮食足则天下安”,经济界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普遍认为,粮食丰收对今年的经济运行无疑具有重要的正面影响。

  长期致力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陈温福告诉记者:“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再度获得大丰收,既是中国有能力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一个体现,也为改善宏观调控环境、防止经济硬着陆提供了一个有力支撑。”

  秋粮丰收无疑给市场打了一剂“强心剂”,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食品涨价预期,为物价逐步趋稳回落创造了有利条件。

  陈温福认为,粮食生产和供应的稳定,对于本国经济安全至为重要,所以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例如日本虽然国土面积狭小,农业生产成本高,但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性政策,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的生产长期保持稳定,大米自给率一直保持在85%以上。

  中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经历过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各级党委和政府都意识到,只有保持粮食和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才能保持物价以及食品价格的稳定,才能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基础条件。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在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一次会议时表示,要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力度和节奏,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有关专家认为,中国经济要在经济增长和通胀之间寻找平衡点,绝对不可忽视稳定粮食生产。

  韩长赋表示,粮食丰收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也为调节世界粮食供求关系作出了贡献。“去年中国谷物净进口量只有90亿斤,占全国谷物总产量和全球谷物贸易量比例都非常小。”

  有关专家表示,由于消费结构的改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粮食供求处于紧平衡状态,未来粮价上涨压力依然较大,所以对于粮食生产始终不能掉以轻心。(《半月谈》2011年第19期,记者 石庆伟 汪伟)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