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爱心帮扶难解游资制造的土豆“丰收灾”

2011年10月27日 09:05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 观察家

  乌兰察布的土豆“丰收灾”,也是热钱游资涌入的结果。政府管理者和经营者只有让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真正发挥作用,才能避免此类投资失误。

  北京向西320公里,是“中国马铃薯之乡”乌兰察布市。今年,当地的土豆迎来了丰收,也迎来了“灾难”。与此同时,土豆价格急转直下,从每斤0.8至1.2元跌至0.4元甚至更低,不及去年最低价的一半。作为乌市的对口帮扶城市,北京市近日由商务委组织土豆采购团前往洽购,北京网民也发起了买“爱心土豆”行动。

  相信从政府到民间的积极行动,有助于减轻当地的土豆“丰收灾”。但同时也要看到,仅靠赈灾式援助,恐怕很难让这场“土豆浩劫”化为无形。

  仅以散落在田间地头的7亿斤土豆算,如果不是用做生物燃料等其他可能的用途,而都供应给北京的餐桌,意味着每个人要吃掉至少35斤土豆才行。这显然不是短期能完成的任务。即使动用所有社会资源,也难以完全避免因土豆丰收而造成的损失。

  尽管北京和乌兰察布还敲定了产销合作绿色通道,相关企业也将与当地探讨“农餐对接”、“农超对接”等形式,为土豆销售建立长效机制,但毕竟有“亡羊补牢”的味道。即使这次通过爱心奉献可以部分挽回损失,下次再发生类似情况又当如何?

  实际上,乌兰察布的土豆“丰收灾”,只是我们多年来深陷其中的“菜贵伤市民,菜贱伤农民”怪圈的组成部分。之所以总是在其中循环往复,原因在于政府、市场和经营者没有各归其位。

  当地土豆今年获得惊人的大丰收,实际上并非生产效率突然提高的结果,而主要是全民投资的结果。由于去年土豆价格上涨,大量热钱游资涌入乌兰察布,公务员、教师、老板都卷入了土豆投资的“击鼓传花”游戏中,对市场风险认识的缺乏,埋下了“丰收灾”的隐患。

  如果当地政府能在全民兴起投资土豆热潮时及时预警,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和专家判断,对土豆金融交易及时规范,那么“丰收灾”或许并非注定要到来。如果当地种植者具备市场常识,同样可以避免。

  从政府的角度说,在“灾难”发生后通过市场调剂减缓灾情当然是应有之义,但最该做的还是事先的监管和预警。监管市场不是不相信市场,而是坚信市场。价格浮动是市场正常现象,经营者会根据价格引导趋利避害,选择来年的投资方向。价格上涨过快时无须下猛药打压,价格下降时无须下猛药刺激,市场就不会大起大落,“击鼓传花”的游戏也就无从玩起。

  在感受政府部门、市民和网友们的温暖、祝愿“灾情”早日过去的同时,也希望政府管理者和经营者吸取教训,让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真正发挥作用,才是避免来年再度投资失误、冲出“菜贵伤市民,菜贱伤农民”怪圈的真正保证。

  □徐立凡(媒体人)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