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内蒙古土豆滞销事件思考:疯狂的土豆砸痛了谁(3)

2011年10月28日 08:36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一点痛并思考着

  张苹和她的金豆合作社躲过了横扫内蒙古全境的“土豆之痛”,她觉得多少有几分侥幸:“我们起收土豆的时间比较早,可以说是与土豆的整体滞销擦肩而过。”

  “土豆土豆,做梦都是土豆。”这话并不夸张。今年的土豆丰收,对一些农户来说却不啻一场洗劫:有的农户尝到了去年土豆行情走高的甜头,今年不仅投入了前半辈子二三十万元的所有积蓄,还贷了逾百万元高利贷。“家里有闲钱,就跟着一哄而上”,公务员、教师、老板,都投资种土豆。有相关人士分析认为,今年内蒙古“十几年一遇的土豆滞销”的背后,除受全国土豆丰收冲击、物流及销售不畅等影响之外,凸显了去年土豆价格上涨,大量热钱游资涌入,种植者一哄而上盲目入市的弊端。

  “土豆之痛”,张苹感同身受:“农民真的是太苦了,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每天鸡打鸣就起床,天黑才回家,一年忙到头,就盼着丰收。可是他们又怕丰收。我了解到过去农民有过土豆丰收不搞秋收的经历,宁可让庄稼烂在地里,就是因为如果加上人工费、运输费,那更赔大了,卖了土豆还不如不卖。”

  “土豆之痛”,让张苹看到市场经济这只无形之手的威力,开始思考如何用好这只手:“在土豆大面积滞销事件发生以前,不是没有苗头的。价格一路疯涨,那么多人跟风种土豆,其实已经不正常了。我们今年的土豆卖出去了,不等于明年、后年的土豆还卖得出去。合作社虽然目前规模不大,但毕竟是领着这么多村民一起干,马虎不得。”

  张苹的思考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共鸣。“豆你娃”在新华微博“微话题”的讨论中跟帖,指出“土豆滞销,反映了对农民信息服务方面存在的差距。农产品种植全凭农民自己的感觉是不行的,今年多了明年不种,来年少了后年全种,市场信息不对称,指导不到位,其结果就是农民受伤害”。

  “土豆滞销的原因是产品与市场对接有问题。”网友“老工会工作者”认为,“一是渠道不畅,二是品种比较大路货,三是农业产业化力度太小。从短期看,原因在于渠道;从长远看,原因在于品种;从根本看,在于产业化不足。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

  网友“是非圈”非常赞同张苹的合作社生产模式:“农产品丰收却滞销现象存在已久,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事实表明,农产品靠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经营,难以抵御市场风险。只有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农产品滞销现象的发生。”

  “要提高土豆的科技含金量,土豆豆才能变成金豆豆。”张苹说,下一步,合作社流转土地1000亩,要重点选取一部分土质好的地块培育马铃薯薯种,进行马铃薯薯种对比实验,优选出更适合本地区长期种植品种,为六合镇地区提供优良的马铃薯薯种。

  本报记者 刘丽梅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