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为多方人士所关注,“近几年来,我国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尤其是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务院又出台了‘新非公36条’,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但实际上,从整个运行情况来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没有因为国际金融危机逐步缓解而得到有效改观,反而因为企业融资需求不断加大,‘融资难’的矛盾、银企之间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剧了。”在近日举行的中小企业发展全景调查白皮书发布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罗仲伟表示。
对于加剧的原因,罗仲伟认为,一方面对中小企业资金供给在收缩,另外一方面中小企业本身在运行过程中需求在扩大。“鉴于企业对未来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判断,中小企业开始在不断加大投资规模,这就使得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当中,更多的中小企业需要从外部得到资金支持,但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其外部融资的正规渠道融资受到的约束却在加深;再加上今年以来,为了防止通货膨胀宏观的银根紧缩政策也进一步缩窄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
“根据我们得调查,目前最为最突出的因素有三个,一个就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比较狭窄。第二银行组织体系、产品供给不适配,和中小企业的需求对不上。第三个就是中小企业自身融资能力以及资金运用情况并不好。自身基础管理工作做不好,当然跟金融机构在对接的时候有很多的问题。”罗仲伟说。
中小企业在正规渠道无法融资的情况下,部分小企业不得不转过来向非正规渠道进行融资。罗仲伟说,根据调查,目前大量中小企业实际上使用资金首先考虑的是亲朋好友之间,特别在江浙地区很明显,其次才是银行,然后是社会融资。
“但问题在于,非正规渠道融资是不受监管的,本身风险很高。这些问题其实中小企业是知道的,但为了生存却不得不选择这条路。就像制造业,大家都知道制造业利润薄,浙江的中小企业仍然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低成本为竞争作为主要武器,这就很难去支撑这种高成本的融资。但是,他们又希望能够通过这种非正规的融资渠道,能够缓解融资难题。”
那么,究竟要如何解决资金的配置,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中的中小企业呢?
罗仲伟认为,目前国家整个金融体系并不适合于服务中小企业。但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一方面应该树立增强自身诚信意识,建立和不断巩固面向市场的诚信基础,在不断提升支撑经营管理水平、完善和加强战略、财务、运营、质量、风险等基础上主动提高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的能力。
另一方面,银行等金融机构也要进一步提服务水平,针对中小企业进一步研究创新融资服务产品。“当然,前提可能是对整个中国金融体系和金融体制进行改革。不过,作为金融机构本身还是有很多工作可以做,金融机构要对中小企业客户进行细分,研究各类中小企业客户特点、经营规律和风险特征,通过加强和中小企业合作,为符合条件的诚信企业提供量身定制信贷产品,降低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支付的抵押评估,登记等等交易费用。”
本报记者童芬芬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