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10月CPI创5个月新低 专家:有利宏观政策微调

2011年11月10日 08:30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10月CPI同比上涨5.5%,创5个月新低,专家表示:

  CPI连续回落 有利宏观政策微调

  ◎现象

  “蒜你狠”、“姜你军”风光不再

  CPI进入下降通道

  本轮物价上涨的“领头羊”近来出现了新变化。“蒜你狠”、“姜你军”等食品价格近期已经风光不再。生姜的产地市场批发价格从最高的9.6元/公斤暴跌至0.7元/公斤,达到近10年的最低水平。

  据农业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监测,今年以来生姜价格一路下滑,10月份,全国批发市场生姜批发均价为3.91元/公斤,环比跌9%,同比跌59.3%,部分地区姜农损失惨重。

  10月份我国食品类价格出现近来罕有的环比下降,降幅为0.2%。其中,鲜菜价格环比下降3.4%,猪肉价格环比下降1.8%,蛋价格环比下降3.8%。

  “目前涨价因素在淡化,猪肉价格和食品价格已经回落,再加上基数的原因,使得CPI将会继续回落。”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表示。

  花旗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表示:“10月CPI涨幅降到6%以下,11月份有可能下降到5%以下。”

  “食品价格趋于稳定,大宗商品价格下降,人民币升值,经济增速放缓,再加上货币政策收紧,特别是流动性相对偏紧,这些都对CPI稳中有降产生了重要作用,而且这个趋势未来将会持续。”沈明高进一步解释。

  通胀压力减轻

  但不可掉以轻心

  10月CPI平稳回落,使得通胀压力得到显著缓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国家发展农产品生产、增加供应、平抑价格的一系列举措效果日益显现。”

  此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出席活动时表示,年内价格运行拐点特征已经得到确认,今年后两个月CPI可控制在5.0%以下。

  农业部食品价格11月前8天较10月环比下降达2.9%;而商务部11月第一周食品价格指数继续环比下降,这已是该指数连续4周环比回落。综合来看,未来食品价格涨幅还将继续缩小。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10月份CPI、PPI继续大幅回落,年内通胀拐点已成,他预计全年CPI均值约5.5%。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认为,物价还在高位,同比回落有翘尾因素消退的原因。食品价格存在反弹可能,前期释放的超量货币仍然存在,通胀压力仍然较大。

  10月份CPI同比上涨5.5%,连续3个月回落。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的10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的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了0.6个百分点,创5个月新低,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1.9%;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比去年同月上涨5.0%。

  CPI从年内峰值7月份6.5%回落到8月份的6.2%、9月份的6.1%,再到10月份的5.5%,连续3个月的回落形成了一条清晰的下行曲线,标志着新一轮物价下行周期已悄然开启。

  有专家表示,CPI的回落趋势已经为宏观政策微调创造了更多空间。不过,有更多的专家认为,货币政策转向时机未到,要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分析

  政策微调关键在于把握“度”

  价格涨幅的加快回落,为宏观政策预调微调提供了有利条件。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发出了宏观政策预调微调的信号。

  经济减速,外需下降,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如何保持经济增长性成为宏观调控潜在的新挑战。汪涛认为,CPI的回落减少了对货币政策的制约,如果增长回落比较明显,货币政策就会转向。

  此前公布的中国官方10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降至50.4的32个月低点,预示四季度经济增速继续下滑几成定局。

  汪涛认为,考虑到民间借贷市场和银行表外资产活动的收缩,预计四季度银行每月新增贷款将超过5000亿元。不过,更明显的宏观政策放松(包括增加财政支出和信贷额度)将会在2012年一季度,在经济增长和通胀双双进一步放缓之后。

  中金公司发布的最新报告称,货币政策微调将集中于公开市场操作和信贷管理方面,以缓解流动性过紧压力,不排除下调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但首先应该会从调整差别准备金率入手。

  不过,多数专家认为,目前在房地产调控坚定不移、货币存量仍然偏大的背景下,稳健的货币政策总基调不能变。央行货币政策委员李稻葵昨日预计,今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为5.5%。他认为,目前中国的货币政策不宜放松。

  “在实际执行中,可以从一度实际收紧转向真正的中性,巩固经济增长的市场基础和内生动力。”张立群表示。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