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开始至今,中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开始向自主增长有序过渡,国内通货膨胀由累积释放转呈缓解迹象,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继续朝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但是,由于美国和欧盟的债务危机,发达经济体的预期复苏呈现曲折,国际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呈现隐忧。
正确把握中国宏观经济当前运行态势,要求我们注意到其两方面基本特征。一是中国经济增长开始向自主增长有序过渡,国内有效需求中消费需求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投资需求转呈稳定增长,国际需求增长在回落中有趋稳预期。二是中国的通货膨胀由累积释放转呈缓解迹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由7月的同比上涨6.5%回落到8月的同比上涨6.2%,房地产价格在成交缩量中开始趋稳,资本市场价格在继续增强直接融资作用中大幅下滑,人民币汇率稳定升值。
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动态来看是一个由累积释放转呈缓解的过程。第一,通货膨胀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货币问题,是由于货币总量投放长期过多引起的,存在累积释放的基础。因此,中央银行综合运用数量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平稳回落,推动社会融资规模朝调控预期方向发展。第二,中国的通货膨胀还是一个结构性问题,是由于农产品价格相对于制造品价格的长期抑制、资源和环境的成本需要内生化;是由于劳动力成本存在上升基础、社会保障需要逐步到位,土地和水等资源要素价格需要市场化,是由于人民币汇率长期受到抑制,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存在错配。
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及其隐含的长期性、结构性表明:既要结合市场完善和结构调整,在一个长期动态过程中解决流动性问题,又要围绕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目标,采取审慎的货币政策,稳定通货膨胀预期。稳定通货膨胀预期,隐含地包括在长期动态过程中提高通货膨胀容忍度、在短期调控目标上相对稳定物价总水平。
1.要加强货币政策的审慎性,平衡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前瞻性,稳定通货膨胀预期。
近年来,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在体现高度灵活性的同时,也存在很强的反复性。2008年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实践是这种反复性的典型表现。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反复性严重影响通货膨胀预期,意味着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前瞻性存在挑战。
要稳定通货膨胀预期,必须平衡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前瞻性,加强货币政策的审慎性。因此,要加强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观察和分析,加强对国内外相关冲击的预警及其影响评估,加强对相应货币政策当前和预期效果评估,加强对相应货币政策及反馈博弈机制研究。只有科学预见国内外相关冲击及其影响和传导,才能加强货币政策调控的前瞻性,使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具有审慎性。
2.在近期内,加强货币政策的审慎性,要在平衡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前瞻性的同时,完善货币政策组合,巩固前期调控成果,正确处理管理通货膨胀、引导资产价格的关系,以便在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结构优化升级中,促进市场价格的合理化和市场机制的完善。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