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此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扑朔迷离的经济前景下,如何才能有效掌控政策,发挥政策的最大效用呢?笔者认为,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需要把握好何时调、如何调、调给谁、调多少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11月16日,央行发布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首次提出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对比二季度的措辞,央行并未提及“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调控重心发生微妙变化。
这些变化,首先来自于10月份CPI的明显下降,给政策调整创造了条件;二者来自于经济增速的持续放慢,需要通过货币政策的适度调整,稳定经济发展的速度;三者来自欧债危机、美国财政困境等的影响,全球“二次宽松”的格局已经形成,必须运用更加灵活的政策防止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震荡。
那么,在如此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扑朔迷离的经济前景下,如何才能有效掌控政策,发挥政策的最大效用呢?笔者认为,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需要把握好何时调、如何调、调给谁、调多少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所谓何时调,就是调整的时机问题。应当说,这是政策调整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如果调整的时机把握不准,不仅无法有效发挥政策的作用,而且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就本次应对金融危机来看,4万亿元经济刺激政策的时间切入点是非常好的,如果欧美发达国家也能像中国一样及时出台经济刺激政策,相信绝对不会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关键在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政治体制决定了他们在处理特殊问题方面的弱点,以至于到现在仍处于经济严重低迷状态。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