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在浙江萧山地区,违法翻新、贩卖报废电梯已经形成地下产业链。一台报废电梯价格为5000至2万元,拼装后转手的价格高达6万~8万元。
漠视他人生命安全,将报废电梯拼装之后再投入市场运营,赚的是黑心钱、人命钱,是最令人不齿的行为。当“拼装电梯”的制造者都不敢搭乘自己生产的电梯时,还有什么比这更反企业伦理、公共道德和社会秩序呢?
“拼装电梯”就像奶粉中“三聚氰胺”,必须毫不留情地打击与取缔,没有商量的余地。而且“拼装电梯”的生产,不像往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那样,可以在隐秘的小作坊里完成,只要当地政府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完全可以铲除这个危害社会的“毒瘤”。
“拼装电梯”固然是过街老鼠,应该喊打,而对仍处于混沌状态的电梯业来说,一些品牌产品问题并不比“拼装电梯”的少。先说拼装问题,由报废电梯拼装是一种,而另一种形式的拼装——除主控系统外,其他零部件东拼西凑而成的“组装机”,是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小品牌的通常做法。“杂牌军”的可靠性、安全性,未必会比“拼装电梯”高多少。
“拼装电梯”、小品牌不可靠,大品牌又如何?说到大品牌,公众自然会联想到近数月来在媒体曝光率非常高的国际大品牌奥的斯电梯。自7月5日北京地铁4号线酿成一死众伤的惨剧以来,全国又连续发生了十几起安全事故。面对事故调查组的结论和相关部门的罚款处理,奥的斯中国公司表示认可。“山寨电梯”百病缠身,多半是技术不过关,世界第一的品牌问题多多,又是何道理?
拔开迷雾,不难发现我国电梯行业的诸多“短板”:标准与国情脱节,电梯新国标是2009年年底欧洲标准的“改版”,而欧洲电梯的使用频率、客流量和我国有巨大差距;电梯“市场失灵”,面对剧烈的市场竞争,一些生产商为了获得订单,大打价格战,最终导致品质下降;管理分散难衔接,电梯不在建筑设计范围之内,不归建筑部门审批,少一道监管程序,等于增一分混乱;维保环节走过场,因为厂家维保费用过高,于是“低价低质”的第三方乘虚而入……
不论标准不适、市场混乱,抑或管理虚空、维保乏善,都可归咎于行政管理缺位。据中国电梯协会的数字,我国电梯保有量已达160多万台,电梯生产量、保有量均为世界第一。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监管供给远远跟不上,以至小企业浑水摸鱼,大企业有恃无恐。像事故频发奥的斯公司,仅被处以几十万罚款,何来惩戒力。
针对当前电梯生产、安装、运行、维护、管理、监督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山河重整”的决心与智慧,全面检讨,逐个击破,夯实制度,不能总被安全事故牵着鼻子走。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