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7日首次就中国的对外贸易情况发布白皮书。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已实现跨越式发展。此间经济学家亦指出,中国外贸可持续性发展将面临更大挑战。
白皮书显示,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已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跃升至2010年的29740亿美元,年均增长16.8%,连续两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崇泉在白皮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的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的进出口增速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也是同期世界上最快的。这期间,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从4.3%提高到10.4%。
崇泉同时透露,商务部初步预计未来五年中国进口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美元。
“中国对外贸易对世界经济逐步发挥日益深刻的影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学者张军生说,“尤其在欧美经济陷入恐慌的当下,中国进出口贸易对世界经济增长、稳定,发挥了正面的促进作用。”
根据高盛研究,2000-2009年,中国对世界经济的累计贡献率已经超过20%,高于美国。2009年,中国进口量增长2.8%,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进口呈现增长的国家。
“在全球贸易下降12.9%的情况下,中国进口值仍然超过1万亿美元,为全球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崇泉说。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崇泉也表示,2012年中国外贸进出口形势将比较严峻。欧美外需市场的情况不会有根本性好转,国内各种综合成本上涨的压力也将持续。
分析人士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露,世界经济复苏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更加凸显,全球经济结构和贸易格局面临着深刻调整。中国对外贸易也将进行新的调整。
“中国外贸发展正面临转型期,未来将主要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张军生说。
首先,欧美债务危机导致以发达国家作为主要出口市场的状况正在经历变革,中国外贸出口开始转向新兴市场国家;其次,“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发展重心转向内需,出口企业将市场方向转向国内;此外,在国内经济转型过程中,传统优势产品出口受影响,可能使贸易顺差急剧下降,个别月份可能出现贸易逆差。
经济和产业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对外贸易,面临各种问题与挑战。张军生说,在重化工业后期阶段,出口增长需要依赖大量资源和能源、土地、劳动力的消耗;与此同时,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也在消退。
当日发布的白皮书也指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还存在不均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比如,企业研发、设计、营销和服务等方面的竞争力还不强;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规模和水平还相对落后;外贸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对此,张军生认为,国家首先需要制定整体外贸战略。同时,政府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譬如,鼓励东南沿海企业把劳动密集型产品转移到中西部地区,通过国内产业转移降低劳动力成本,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通过财政补贴或税收减免等具体方法,加大新兴产业扶持力度。(记者任沁沁 刘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