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厦门12月12日电 题:改革“试验田”里的厦门实践
中新社记者 杨伏山
来过厦门的人,对这座城市充满现代气息的国际机场都会留下美好的记忆。作为中国四个经济特区中第一个修建的机场,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因厦门特区创立应运而生,也伴随特区30年的建设而发展壮大,成为助力厦门特区腾飞的翅膀。
“机场与特区发展密不可分,不仅因特区的创立而创立,伴随特区的发展而发展;更因为机场建设与先行先试、开拓进取的特区精神特质高度一致。”在厦门特区建设迎来30周年之际,厦门国际航空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倜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近30年来,厦门机场在体制、机制、产业发展上种种有益的探索,创造了许许多多中国民航的第一,被业界誉为“厦门机场现象”:
特区创立之初,厦门机场敢为天下先,1982年在中国内地第一个采用由地方政府集资、外国政府贷款的模式进行建设。
1988年,为使机场更快发展,厦门机场成为国家机场改革的试点:第一家下放给地方、实行企业化经营,比中国内地其它机场提早15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厦门机场继续探索了多项在中国业界具有影响力的首创改革尝试:在中国民航业界第一家上市,从证券市场筹集相当一部分建设资金,创下中国机场建设完全走市场化道路的先例;第一个也是目前惟一一个机场完全依靠企业自筹资金,进行大规模扩建。
因为在进出境旅客和货运吞吐量多年保持在中国内地前五位,厦门机场被率先选择作为国家对外开放航权的试点:2003年,获得国家第五航权建设,率先获准开辟第一条越洋货运班机航线——美国-厦门货运航线,这对推动厦门特区乃至福建和东南沿海地区进出口贸易和外资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中国民航界,厦门机场第一个与台湾航空界合作:2001年8月16日,由台湾航勤、中华航空、长荣航空、远东航空组成的台湾航勤(澳门)有限公司与厦门国际航空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投资2.2亿元人民币,建成两岸民航第一个合作项目“厦门国际航空港空运货站”,在两岸货运航空中扮演“非常突出”的纽带作用。
厦门机场在中国民航业界屡屡先行先试诸多改革举措并获得成功,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厦门特区30年来锐意改革创新、勇于领风气之先的发展。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说,先行先试、开拓创新是厦门特区30年来最宝贵、最根本经验之一。
回首特区30年发展步履,不难发现,厦门不仅在内地率先利用外资建设机场,还通过发行债券方式,建成中国第一座跨海悬索大桥;成立首家中外合资银行;在中国内地最早取消专业化行政管理机构,最早进行利改税试点工作,最早开放市场、取消计划供应,率先开辟了生产资料市场、产权市场、人才劳动力市场、科技市场,与国际市场对接等等。
特别是2010年,中国政府批准厦门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中国保监会确定厦门为全国保险改革发展试验区,厦门成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两岸食品和物流产业合作试点城市等,为厦门特区进一步发挥先行先试“试验田”作用再次提供了新的契机。
这些先行先试的改革举措,对厦门周边及内地经济发挥了辐射和示范作用,突显了厦门特区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所扮演的“试验田”和“窗口”重要角色。
厦门特区初创时担任市长兼特区管委会主任的邹尔均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认为,厦门特区30年发展,在中国改革开放大业中担纲了突围的使命,先行先试突破意识形态中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旧观念束缚和计划经济下形成的机制与法规,在摸索中寻求突破,勇于走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前沿,率先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