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事出有因
2010年是用工难的真正开始,大家有一个疑问:为什么经济高速发展时用工不难,而减了点速后,却反倒难了呢?客观来看,难题背后事出有因。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在内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因为自身经营,解聘了一大批工人,造成许多工人返乡后,转年就不再回到沿海,这样造成了沿海劳动力整体数量的下降。所以当2010年经济开始复苏时,企业开始出现“用工荒”。
但从本报陕西、四川调研来看,传统劳动力输出大省今年的劳动力成本有所上涨,但不存在用工难的问题。调研情况表明,大量劳动力是留在当地没有转出来。
在长乐德盛染织有限公司,来自江西的织工刘红霞道出了打工者的心声,“现在的老板好,包吃住,基本能拿3000元,加班能拿四五千。”“但再干一两年也就不来了,当地生活成本太高,我们很难扎下根,最终都是要回去。”
从长远来看,沿海劳动力紧缺将会是一个长期趋势。如果说60后、70后一代的打工者还揣着一个淘金梦的话,现在80后的打工者基本上已经梦碎了。高昂的房价和生活成本,进城打工的比较效益正在下降。
在安徽合肥肥西县,以同德制衣为龙头的现代化服装产业集群正在崛起。“我们在上海仅保留了销售和设计部门,生产和加工已全部搬到了家乡,每个镇建一个厂已经建了6个了。”同德制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同山介绍说,“我们的工人全部在当地招,员工们在家门口就业,一个月就能收入两三千元。”
一个更严峻的事实是,支撑沿海经济粗放发展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确认了我国已经越过了从劳动力过剩向短缺转折的“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窗口期即将关闭。
职业教育的缺位也是目前中小企业用工难的主因之一。“缺工已成常态化,主要原因是岗位对接率不高,新生代外来工对岗位的期望和要求比较高,而企业希望年轻的求职者不仅要有学历,还需要有技能。”陈枫表示,结构性缺工是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缺的是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工人。
法律在劳资关系上缺乏对企业利益的有效保护,也是广大中小企业主叫苦的原因之一。目前,企业对员工培训成本和风险居高不下,造成企业倾向于挖人而不愿意自己培养。东莞华强制冷设备厂的企业主顾建强感慨,企业现在不敢招新人。因为对职工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新员工一般要培训1到2年才能上岗,人均花费近5万元,而培训出来的员工却经常被挖走,企业对员工没有任何约束。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