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莫被“中上等收入”浮云遮望眼

2011年12月14日 08:50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国社科院12日发布《产业竞争力蓝皮书》,称按照2011年世界银行标准,中国已成为中上等收入国家,正面临着经济增长放缓、人均收入难以提高的“中等收入陷阱”考验,建议通过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整体国民收入水平。

  “中等收入”仍遭普遍质疑之际,“中上等收入”又来添乱,搅动一池春水。可按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2008年的最新收入分组标准为:人均国民收入低于975美元为低收入国家,在976美元至385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在3856美元至1190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高于11906美元为高收入国家。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GDP401202亿元,相当于人均4277美元。

  被疑“注水”的GDP数据是否真实反映国家经济实力姑且不论,即使4277美元属实,单就这个“人均国民收入”与“人均收入”之间就充满玄机。人均国民总收入(与人均GDP大致相当)和人均收入是两个不同概念,前者包括企业所得和政府所得,也包括居民个人所得,后者只包括居民个人所得,我国的问题恰恰就在此。

  西方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般为50%~60%。例如美国为65%,日本为60%,英国则高达71%,而我国居民收入占GDP比重,按照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郑新立去年的计算,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例已下降到43%。这意味着,同是人均国民收入4277美元,英国的人均收入在3000美元,而中国只有1840美元,两者相差1160美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蹊跷的是,同为中国社科院,今年8月份发布《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0.4——聚焦民生》还称,中国城市中低收入阶层比重仍然偏大,所期望的“橄榄形”结构并未出现。并预测,从2010年到2025年我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规模将以每年2.3%的速度扩大,在2019年城市中等收入阶层比重可能首次超过城市中低收入阶层比重,即所谓“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社会结构将首次出现。按这一预测,“中等收入”社会至少还要8年才有雏形,今天的“中上等收入”又从何谈起?

  另一个可作反证的事实是,不久前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1196元的标准提高了92%,对应的扶贫对象规模一下子就达到1.28亿人。400美元左右一道杠,就划下1.28亿人口,假如按照美国规定的贫困线——一个3口之家年收入低于1.5万美元、一个4口之家年收入低于2.2万美元——作为中等标准线,又要刷下多少人?说我们已跨入“中上等收入”,岂非让人贻笑大方?

  公众的真实感受更与“中上等收入”差之甚远。有媒体报道,我们的生活必需品价格普遍比美国还高,北京的房价甚至超过美国,而人均工资收入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左右。除了住房,医疗、养老、教育等等社会福利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此等情况下,即使收入数字达到“中上等”,也是吃空饼,公众在生活上也不会有“中上等”的幸福感。国际如何看待我们,是他们的事,我们要有足够的定力,直面自己存在的问题,不要被浪得的虚名蒙蔽了双眼,以致迷失了自己。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