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进出口“转负” 海关报关员自称清闲得心虚
已经是早上9时30分了,但在中山海关石岐办事处报关大厅内,前来办理报关业务的报关员只有稀稀落落的几个人,来自中山市三乡某报关服务公司的报关员阿芝就是其中之一。
“人不多,要报的单也不多,所以不着急。老板们在观望,我们清闲得有些心虚。”阿芝拿着手中的文件袋,告诉记者,里面共有10票需要报关,这就是一天的任务,“今年的业务量少了很多,去年这个时候,每天至少需要报20票。”
“单量只有去年同期一半”
海关一般都是早晨8时30分上班,在海关上班前,报关员一般都要提前到达海关。由于很多工厂都在镇区,一般不在城市中心,所以很多的报关员要早早起床,尽可能排在前面,以便上午就能完成工作。
过去,阿芝的工作状态基本上都是这样的,但现在她不需要早早起床了——一方面,海关的一些电子化操作及一站式通关省去了很多麻烦;另一方面,受经济环境不景气影响,企业前来报关的报关员少了不少,而报关员的单量大多也没之前那么多,排队的时间少了很多。
“去年这个时候,我们每天至少要报20票,而今年这个时候基本每天就10票,单量少了一半。”阿芝笑着说,过去每天手里拿着一大叠单,风风火火跑来跑去,生怕报不完,现在则慢慢递单,一点也不心急,“单量只有去年一半,很轻松。”
事实上,除了每天的单量减少之外,同阿芝公司有业务往来的工厂、公司数量也较之前大缩水,“具体数值我不清楚,但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总数大约减少了1/3,有些企业倒闭了,有些企业转为三资企业了。”
有近20年报关经验的阿芝,同时兼着报关公司石岐组组长的职务。据阿芝介绍,石岐组原来有11人,现在总人数少了2人,但现在大家工作起来比以前还要轻松一些。
“担心没人做,企业有单不敢接”
因为公司代理着多家工厂和企业的报关业务,阿芝经常要往工厂和企业跑。
“走遍工厂,门口几乎都挂着一个牌子——大量招普工。”阿芝介绍说,很少看到企业缺工达到这种程度。
有的企业接到订单,担心招不到工,到时出不了货。有的企业招到工了,现在的订单又不稳定,一旦“断粮”,又怕维持不了生计。
阿芝表示,基于这些考虑,现在很多工厂的老板都在观望,看今年上半年能不能维持下去,大家都在想开源节流的法子,“有些企业本来可接10单,现在只接一半,仅仅保持正常生产即可;有些企业在裁员,以减少开支维持上半年运营。”
“这几年,常常遇到这样的企业,仅仅是因为一张订单出问题,不能按期出货或者对方违约,导致资金周转不灵,然后引发员工讨薪等问题,企业很快就倒闭了。”阿芝表示,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和同事都很惊讶,“曾经风光无限的一家企业,说倒闭就倒闭了,真是不可思议。”
惊讶归惊讶,但由于每天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阿芝和她的同事并不会去深究这些看起来一切很正常的企业,为什么很多时候仅仅是一张订单的问题,就要了这家企业的“命”。
“经济形势与报关员出行方式挂钩”
或许,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报关员的工作就是坐在办公室里,收集整理各类资料,然后往海关等部门传递资料。
事实上,完全不是这样子。
报关员一天大部分的工作时间都是在报关大厅里度过,报关大厅和他们的办公室差不多。报关员们站在办理各类手续的窗口前排队办理。每天海关大厅内的人,几乎全是办手续的报关员,每个人都会有个随身的文件袋,里面放着各类办手续的文件、印章、文具。
由于大部分工厂企业都是在镇区,虽然中山海关在部分镇区也设置了办事处,但还是有不少报关员需要到石岐办理业务。
“我们每天过来石岐报关,公司都给我们派车,但很多小一点的工厂或者报关公司,报关员都是自己打车过来报关。”阿芝表示,“很多报关员每天不少时间就在车上耗掉了。”
“2007年之前,不少公司有报关业务时,都会派车送报关员去海关,但金融危机之后,大部分公司都取消了报关员的这一待遇。”阿芝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金融危机之后不少公司的订单减少,有时候报关员出来一趟就只报一票,派个车很不划算。此外,油价持续上涨,司机工价上涨,更多公司不愿意派车了。在阿芝看来,这种报关员出行方式居然直接与经济形势好坏挂钩多少“有点好笑”。
“玩具等非必需品出口最艰难”
2012年1月,中山市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2亿美元,下降17.5%;鞋类出口0.9亿美元,下降25.2%;灯具、照明装置及类似品出口0.7亿美元,下降24.1%;家具及其零件出口0.6亿美元,下降7.5%。
据阿芝介绍,从目前他们代理的报关单来看,制衣、铝制品等生活必需品的出口情况相对比较稳定,而玩具等非生活必需品出口则最为艰难。
作为一名老报关员,阿芝对报关的流程非常之熟悉,同时,在当前外贸形势遭遇诸多挑战的时期,她也深切感受到近几年来在经济大环境不好的形势下,政府部门在通关环节给予企业的帮扶。
“最明显的就是通关效率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阿芝告诉记者,随着通关流程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过去报关员拿着文件夹到处跑的场景越来越少见,报关员不仅不用排队等候,而且报关时间也缩短很多。
阿芝告诉记者,针对金融危机后企业普遍出现的订单“短、频、快”现象,海关部门在通关环节给予支持,提出了上门监管、24小时预约通关、预归类预审价、保税物流中心夜间通关、“保税物流中心-中山港”区港联动作业等便利服务措施,努力为企业特事特办、急事急办,让不少急单、小单得以顺利出口。
记者 刘红辉 通讯员 邓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