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降存准率无关松紧 调息受制外部环境
中新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 周锐)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12日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并不能反映出中国货币政策是松或者是紧。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央行调整利率需要考虑到大量资本流动带来的冲击。
过去两年,为遏制物价过快上涨,中国央行频繁出手,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次加息。
如今,伴随着GDP逐季回落,CPI连创新低,中国是否会对货币政策进行微调备受各方关注。本次两会前,央行刚刚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今天的会议上,周小川否认了此举是政策松动的标志。他表示,近年来,存款准备金率工具的使用主要和外汇储备增加或减少所产生的对冲要求有关。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并不能表明货币政策是松或者是紧。
周小川指出,相比于90年代末期6%的数据,当下20.5%的存款准备金率在理论上还有很大的下调空间。但具体怎么调,必须考虑到流动性状况,结合外汇占款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因素来分析。
周小川表示,在数量型的货币政策工具外,央行也非常重视价格型的货币政策工具。不过,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调整利率需要关注其对资本流动产生的影响。这也是过去两年中国出现负利率的原因之一。
周小川解释说,2010年下半年以来,中国CPI快速上涨。但在全球流动性比较宽裕的大环境下,中国若快速上调利率,会导致大量资本流入产生新问题。这种情况导致中国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跟不上CPI步伐,从而出现了一段时间的负利率状态。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数据,2012年2月,中国CPI同比涨3.2%,低于3.5%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这意味着,中国持续两年的“负利率”时代暂时告一段落。
周小川表示,经过克服通胀的努力,参考国际形势的变化,负利率或迟或早都会消失,而维持正利率也是货币政策不断努力要实现的一个目标。(完)
专题:2012年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