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透视5月财政数据:增幅依然回落 反弹信号初现

2012年06月11日 20:57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财政部11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财政收入增幅依然延续今年以来的回落态势,同比回落19.3个百分点。但与4月份单月相比,5月份财政收入增幅有所回升,一些税种出现增幅反弹迹象。

  专家表示,财政收入反应了当前经济运行的变化,但仅从月度数据变化看,个别税种的反弹尚不能判断财政收入增幅回落态势已经改变,下半年增长态势还有待观察。

  收入增幅依然回落 主体税种低增长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5275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7%,增幅同比回落19.3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45821亿元,同比增长9.4%,增幅同比回落21.4个百分点。

  “前5个月财政收入依然延续今年以来的增幅回落态势。”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说。

  财政部分析指出,财政收入增幅明显回落,主要原因是前5个月经济增长趋缓,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贸易进口、商品房销售额等数据均较去年同期出现不同程度回落,相应带动增值税、营业税、进口环节税收、企业所得税等税种增幅大幅回落。

  此外,今年前5个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5%(其中5月份上涨3%),比去年同期回落1.7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也比去年同期回落7.3个百分点。由此带动以现价计算的流转税等税收收入增幅相应回落。

  “而今年以来国家实施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等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也带来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关税等相关税收收入相应减少。”刘尚希说。

  刘尚希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增长趋缓的态势没有改变,在这一大背景下,财政收入增长很难逆势而行。

  反弹信号初现 后市有待观察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前5个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和税收增幅仍明显回落,但5月份单月的财政数据却较上月出现积极变化,一些税种增幅有所反弹。

  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财政收入仅同比增长6.9%,其中税收增幅仅为2.6%,而5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增幅则上升至13.1%,其中税收收入增幅也达到13.7%。

  财政部表示,5月份财政收入增幅较上月有所回升,主要是银行业汇算清缴上年企业所得税增加较多。扣除汇算清缴上年企业所得税增加因素,当月财政收入增长5%左右,其中税收收入增长4%左右。

  分税种看,5月份变化最大的是企业所得税。与4月份企业所得税收入仅同比增2.5%相比,5月份全国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29.9%。财政部表示,5月份企业所得税增幅急速攀升的主要原因,是银行业去年利润较高,而本月企业所得税增加额中约七成是清缴上年企业所得税所得。如果扣除这一因素,5月企业所得税实际增长9%左右,其中预缴当年企业所得税仅增长0.3%。

  受5月我国进出口规模双双创下月度新高影响,在4月份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负增长的情况下,5月份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实现了8.4%的增长,关税收入增幅也从4月份的0.5%增至5月份的12.7%。

  此外,4月份由于汽车销量下滑全国车辆购置税同比下降了8%,而随着5月份汽车销售量的回升,车辆购置税增幅也回弹至14.8%。

  与此同时,近期房地产市场的回暖也使得5月份房地产营业税降幅由上月的15.4回升至6.9%,土地增值税、契税以及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土地相关小税种收入也出现较大幅度反弹。

  刘尚希表示,虽然5月份部分税收数据有所反弹,但仅从一个月数据来看不能判断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有改变,未来财政收入走势仍有待观察。

  警惕过度征税 结构性减税不能“打折扣”

  今年以来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的增幅放缓,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今年财政收支平衡的关注,也随之带来有关过度征税进一步加重企业负担的担忧。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指出,对当前预期内的经济增速放缓和财政收入增幅放缓,不必也不应反应过激。他认为,目前的财政收入或税收收入增速虽放缓,但并未脱出今年预算指标的范围,也未达到低于预算收入增长速度的地步。因而不会动摇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的基础。

  此外,专家提醒,5月份财政收入反弹固然有季节性和政策性因素,但仍需警惕有些地方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下,为防止完不成税收目标而过度征税,造成企业负担加重。

  高培勇强调,越是经济增速放缓,越要把结构性减税政策落到实处,从而为陷入困难的企业减轻负担,更好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应该说,当前用于支撑结构性减税的财力是有保障的,不能因为财政收入增幅下滑,使得结构性减税政策打折扣。

  (记者韩洁、徐蕊)

【编辑:何敏】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