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营改增试点将进一步扩容 细节设计需更加科学

2013年04月11日 10:37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导读】“营改增”试点扩容,前期试点行业推广到全国,广播影视行业纳入扩容范围,铁路运输和邮电通信业择机改革。4月11日,经济之声评论:试点扩围后,政策的细节设计要更加科学。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扩大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这是昨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的引人瞩目的决定。具体来看,既有前期试点行业的范围扩大到全国,全国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今后都只需缴纳增值税,又有新的行业要加入试点,广播影视行业纳入扩容范围,铁路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的改革也会择机推出。据测算,全部试点地区企业今年将减负1200亿元左右。

  企业以前交营业税,意味着只要有经营就得交税;而改交增值税,是“销售额扣除进项等费用后的差价”,这部分才需要交税,也就是有了效益才交税。

  从去年1月1日上海率先启动营改增试点以来,不少公司尝到了税负减少的甜头。比如在交通运输业,中国国航上月披露的2012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末应交税费为4.4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84%,而这就直接得益于营改增后,国内航线的主营业务收入不需缴纳营业税,总体税负减轻。

  当然,之前的营改增试点也存在细节设计的问题,由于增值税试点增设了11%和6%两档税率,有的物流企业由营业税改交增值税后,由原先3%档的税率变成了6%甚至更高,再加上抵扣不到位,企业税负不降反增。

  因此,在前期试点平稳推进的基础上,营改增试点再扩围,还有不少政策细节需要慎重考虑,比如地方和中央的税收比例分成要不要调整,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税率的设置能否更科学等等,都需要仔细斟酌。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匡贤明,评论此话题。

  营改增扩围是利好消息 有四方面意义

  总体上来看,营改增在前期试点一年多的基础上,迅速推广到全国,匡贤明表示,这是个利好消息,有四方面意义。

  匡贤明:简要地说,第一,最直接的是给企业减税,减少了企业的税负。昨天国务院会议说,2013年企业将减税约1200亿,估算如果14项税收能够全面推开,大概能减税3000亿,这是一个最直接的意义。第二,前两天宏观经济形势数据出来了,在这时候推出对于稳定宏观经济形势有比较好的效果。

  第三,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扩大到全国,铁路运输和邮电纳入营改增范畴,去年试点的十个地区有很大特点,服务业占比都比较高,从去年的试点情况来看,效果会比较好,所以现在才能再扩大到目前服务业占比比较低的地区。第四,从特殊行业来看,这次把铁路运输和邮电通讯纳进去,和国务院行政体制改革是很好的配合,现在铁路在改,邮电也在往前推进。

  从四个方面来看,这时候推出是适得其时的举措。

  不必担心税负增加的可能性 但细节需进一步科学化

  从前期试点情况看,试点行业的企业总体税负减轻不少,但也有部分行业税负不降反增。今后,广播影视制作行业、铁路运输、邮电通信也会纳入试点,有人建议,税率的设计要更加科学和具体。比如,如果中国联通改革试点,适用6%的增值税率,企业税负率会下降2.4%,利润将会增加五成以上;反之,如果适用11%的增值税率,税负率将增加约1.4%,企业盈利就会有三成被吞噬。对此,匡贤明认为,营改增的标准是就低不就高,增加税负的可能性不大,不必过分担心,但具体细节上应该进一步科学化。

  匡贤明:这个问题不是现在才出现,上海2011年试点时也出现了这个问题。但是,营改增的基本出发点是降低企业税负,税务总局的表态是至少保持平稳,然后略有下降,也就是说,这项改革基本属于就低不就高的标准来定的,这是改革的一个基本原则。第二,具体的税率我觉得可以进一步优化,基本出发点是减轻企业负担、激发活力,现实生活中出现因营改增而增加税负的可能性不太大,不必太过担心。当然,具体细节上的进一步科学化我认为是必须的。

  中央地方财政分成关系需从更大角度来看

  征收增值税中央和地方的比例分成是75:25,中央拿大头,地方拿小头,试点期间为了保障地方利益和积极性,中央暂时把所得全部返还给地方,但是,这是一种过渡性安排,一旦全面铺开试点,中央会一直把利让给地方吗?

  匡贤明: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说清楚:第一,在讨论问题时有一个前提,营改增之后因为企业税负下降,大家觉得地方财政一定会受到影响,但是,这个假设我觉得需要再想深一点,未必会出现这种情况。在经济学里有一条曲线叫拉弗曲线,税率在从高往低降的过程中,税额未必下降,有可能是上升的,因为税率的降低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使经济总量增高,税额的绝对额实际上有可能反而会提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营改增改革试点时,地方财政要说一定受损,这个判断值得商榷,有可能还会从营改增中获利。

  第二,涉及到中央地方财政分成关系的问题,这是相当迫切的问题。目前地方财政遇到不少困难,这种情况下,中央对地方的让利实际上可能是超出了营改增改革的范畴,而需要从更大盘子上来考虑,一是必须要做,但可能还不能站在营改增角度来看。总体的说,这属于财税改革的问题,合理调整中央地方关系,所以至于怎么调,我觉得肯定在调,但我建议不要从营改增这么小的角度来看待。

【编辑:李金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