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大数据:春运总里程相当于飞到土星
再冷的空气也挡不住回家的脚步,每年的春节,都有一个贯穿始终的话题,那就是春运。中国的春运被称为“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迁徙”,它不仅仅是运输奇迹,更是观察年度变化的窗口。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中国铁路总公司鸡年携手互联网平台发布的2017年春运大数据显示,春运正经历一场华丽的蜕变:从满意“走得了”到追求“走得快”,从在意价格到重视舒适度,春运的回家路,折射出中国社会变革、经济转型升级的勃勃生机。
中国鸡年春节七天假期,带动的是40天的大迁徙。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等部门预测,2017年中国春运旅客发送量将达29.78亿人次,同比增长2.2%。其中,道路25.2亿人次,增长1%;铁路3.56亿人次,增长9.7%;民航5830万人次,增长10%;水运4350万人次,增长2%,近十年春运交通数据几乎年年创新高,说明春运规模在逐年扩大。
外媒:春运总里程相当于去土星
数据显示,中国春运平均迁徙距离为410公里,迁徙距离500公里以内的超过80%。境外媒体评论,这个距离看似不太远,但春运总里程还是达到12亿公里:约等于地球到太阳距离的8倍,几乎相当于你飞到土星度了个假。
火车站长途汽车站人口高度密集
中国各地的火车站、长途客运站以及飞机场等,在巅峰时刻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之一。鸡年春运总体迁徙趋势呈双高峰形态,1月24日(腊月二十七)、25日(腊月二十八)为节前高峰,而2月2日(大年初六)则为节后迁徙高峰;预计24号发送旅客总量超8300万人次;预计25日铁路、公路、民航、水路日发送旅客总量达8600万人次。
而热门迁徙火车站、机场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中心城市,高峰时段平均每40秒起落一架飞机。
高铁时代 “近”了亲人“短”了乡愁
中国高铁总里程超过2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中国进入高铁时代,成为回家首选的中国铁路,网上购票速度每秒钟超过1000张。各地增开列车、航班、夜间高铁等集中提升运力,随着高铁线路增多,开行密度加大,春运回家路变得更加快捷、高效,真可谓是“近”了亲人“短”了乡愁。
春运“外扩” 旅游休闲需求高
中国春节迁徙三大板块分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以地域而言,春运期间客流总量排名前10名都是劳务输出大省、劳务输入大省:广东、江苏、河南、四川、浙江、安徽、湖南、广西、北京和江西。按城市的客流总量排名,北京、上海、广州占前三甲,深圳、成都紧随其后。
向国外迁徙较集中的常常是经济发达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香港、天津、福州、苏州、青岛。2016年有近600万人在国外过年,人均消费达6800元人民币,比2015年增加30%。预计2017年在国外过年的人群规模会增加2倍多。
分析指出,春运迁徙路更短、更快的背后,是交通结构的完善与运输服务的提升;春运迁徙路更便利、更舒适的背后,是科技创新的活力与分享经济的贡献;春运迁徙路更多元、更火热的背后,也是民众消费的升级与休闲产业的蓬勃。春运不再只服务于“回家”,公众旅游出行需求屡创新高。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 赵辰昕: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以更精准的运力调配、更严格的动态监管、更贴心的春运服务、更温馨的出行环境,努力打造平安春运、文明春运、和谐春运,提高旅客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人口迁徙图 透视发展导航图
经济专家称,年年春运,可以说是对中国发展成绩的一次测验,从90年代“能走得了”,到2000年左右“要走得好”,再到今天“指尖上的春运”、“智慧春运”的演变,中国的发展,通过春运迁徙带给人们的是看得见、享受得到的“便捷、快速、顺畅、高效、安全与舒适”,面对近30亿人次流动的春运大数据时,看到的不仅是一张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图,更是一幅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信心提振的导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