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虾稻共作”成脱贫利器 潜江乘“小龙虾”奔小康

2017年08月11日 18: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潜江8月11日电 题:“虾稻共作”成脱贫利器 潜江乘“小龙虾”奔小康

  中新社记者 张明新 董晓斌

  “非常感谢小龙虾的‘帮助’,让我们的收入翻了几番,现在全组人养虾都特别积极。”在湖北省潜江市渔洋镇跃进村一组,农民黄国祥一说到自己的虾稻田,就显得异常高兴。

  有“中国小龙虾之乡”之称的潜江属于插花贫困地区,有3个省定贫困镇,3个重点老区镇。黄国祥所在的跃进村,是潜江一个贫困自然村,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45户,共有贫困户124户。

小田说,班上基本都是女生,占据绝对优势,几名男生都是稀缺品。吃小龙虾是女生最爱,他也就没通知男生。为了激励同学们努力工作,小田还叫来几辆豪车助阵。有劳斯莱斯、宾利、奔驰、奥迪等,引起女生们的尖叫和欢呼。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资料图:小龙虾已经成为中国著名流行美食。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虾稻共作”生态种养模式发源于潜江,最初名为“虾稻连作”。这种模式是利用低湖撂荒稻田,开挖简易围沟放养小龙虾,使其自繁自养,可提高农田复种指数。通常情况下,亩产小龙虾达400斤左右,亩平纯收入在5000元左右。

  潜江市委书记黄剑雄介绍,2017年,潜江小龙虾养殖面积已达50万亩以上,建成了9个万亩和50个千亩的集中连片“虾稻共作”生态种养基地。为此,潜江立足贫困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将龙虾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

  “再过20天,等水稻长得‘垂下头’,我就能撒下虾苗了。”黄国祥一边查看水稻的生长情况,一边计算着哪天能把虾苗撒进稻田。黄国祥今年55岁,之前他农忙时种田,闲时就在潜江当地打些零工,每年的纯收入只有1万多元。

  刚听说“虾稻共作”时,黄国祥和跃进村一组的其他贫困户一样,积极性都不高,都不愿将农田改造成“虾稻田”。“我一直都在种棉花,村里突然让我把水稻田挖了养小龙虾,觉得既麻烦也有风险。”他说。

  为打消他的顾虑,村干部带着他去潜江的“虾稻共作”典型地区参观考察,得知一亩虾稻田收益最少5000元(人民币,下同)后,黄国祥心动了。从2015年开始,他承包了13.9亩的水稻田用于养虾种稻,如今他每年毛收入10万元左右,纯收入近5万元。

  看到黄国祥的收入后,村里人也坐不住了,纷纷提出要跟着他一起干,组里的12户贫困户户户养虾。黄国祥介绍,他每年可以在4月至6月先卖小龙虾,6月底插秧后,秋季可以把虾稻卖出去,最后在春节前后还能卖虾苗。

  黄剑雄介绍,针对贫困户养虾,潜江出台了相关扶贫政策,由相关企业负责对贫困户的虾池开挖、虾苗投放、养殖和病虫害防治等进行技术指导。同时,企业按照每亩500元的标准无偿投放虾苗,2000元封顶,并签订产品保底价回收合同。

  在跃进村5组贫困户李德涛家中,记者看到,和许多农民的房屋一样,尽管这是一栋两层小楼,但是屋内异常简陋,就只有一张四方桌和四条长凳,墙边堆放着一米多高的龙虾饲料和杂物。

  下午3点,李德涛正在家中午休。经过了4、5、6月的“旺季”,7月已是潜江小龙虾的“淡季”。由于出虾量较少,李德涛每周只在其中两三天收虾。其余时间,他就偶尔打理一下种植的棉花,或者去虾池清理一下水草。

  李德涛今年43岁,一家5口人全靠他和妻子两人勉强支撑。此前,李德涛在浙江温州的建筑工地上做泥工,每年毛收入4万多元。返乡后,李德涛借钱承包了26亩农田进行小龙虾养殖,并利用扶贫政策申请到了2万元的无息贷款。

  “照顾小龙虾必须要很细心,虽然辛苦,但是我觉得很值得。”李德涛说,他从2016年开始有了收益,今年高峰期每天的收虾量为500到600斤,上半年已有8万元进账。如今不仅把借款还清了,还买了一辆旋耕机。

  “2016年,潜江共有9102名贫困对象通过发展‘虾稻共作’产业脱贫致富。”黄剑雄说,到2017年底,5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4052人全部脱贫,2018年至2019年将全面巩固提高,2020年全面步入小康社会。(完)

【编辑:高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