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撰文谈AI挑战:中美必须共同打造高科技未来
李开复撰文谈AI挑战:中美必须共同打造高科技未来
核心提示:文章称,高准确度的人工智能工具比人类效率更高的事实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大量工作岗位将被取代,这是不可避免的。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将会在未来10到15年内取代当前50%的工作岗位。
参考消息网12月5日报道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2月3日刊登李开复的署名文章,题为《中美必须共同打造高科技未来》。文章摘编如下:
上周,来自世界各地的业界领袖一同相聚在中国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两大发展表明,我们需要做出更多努力,在人工智能方面加强全球合作,以应对其对社会构成的挑战。
第一,中国已迅速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具有显著的结构性优势。这些优势包括:大量极具价值的数据(这对人工智能的应用至关重要);公司和研究实验室越来越强大,培养出大量顶尖的人工智能科学家;一个成熟、雄心勃勃的科技初创企业生态系统;以及在国家支持和大量财政支持下,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真正的政治意愿。
我期待中国与美国一起领导这场人工智能革命。这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极大地缘政治重要性的新发展。它需要国际舞台上的其他角色进行更加开放的互动。
这些技术的迅速发展将使人工智能比人类更好地完成许多分析或定量的任务。“深层思维”公司的阿尔法元程序的成功只是一个开始。现在的技术可以办理贷款、提供客户服务、优化广告宣传及挑选股票,且比专业人员做得更好。即使是组装产品、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无人机驾驶、甚至在高速公路上驾驶等更具难度的任务,人工智能现在也比人类更善于处理。
第二,这些高准确度的人工智能工具比人类效率更高的事实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大量工作岗位将被取代,这是不可避免的。我相信,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将会在未来10到15年内取代当前50%的工作岗位。
科技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深刻转变的一个牺牲品是围绕人类修养而建立的职业道德。人工智能破坏了一个古老的信念,即工作及其带来的收益给我们的人生赋予价值。
在一个电话营销、客户服务、文书工作、会计工作、财务分析大部分都将自动化的世界里,我们要如何确保那些在变化中首当其冲的人不在失业、抑郁和无价值感中迷失方向呢?我们要如何防止财富差距变成一道鸿沟?如果中国作家郝景芳在她的短篇科幻小说《北京折叠》中想象的反乌托邦未来成为现实,将产生危险的后果。
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深刻的问题。我们如何才能重新想象找到工作中的尊严、成为有生产力的社会成员的意义?我们如何重新设计我们的教育体系,去满足不得不适应人工智能种种需求的后辈的要求?我们如何转移财富,并为那些因技术变革过快而落在后面的人提供机会?人工智能可以胜任很多工作,但服务和护理工作仍然需要人类来负责,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如何提高这种工作的地位呢?
这些问题十分复杂,而我们面临的挑战又是如此巨大,因此我们绝对不能让人工智能革命变成技术军备竞赛。美国和中国必须要合作起来解决这些共同的问题。(编译/苑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