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念沙委员:完善培训激励机制 培育更多“大国工匠”
徐念沙委员:完善培训激励机制 培育更多“大国工匠”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记者王希、齐中熙)没有高技能人才,很难撑起高质量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念沙建议,完善培训体系,强化激励机制,让专注于创新的人才、智力投入能得到丰厚回报,让更多“大国工匠”成长。
目前,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资源,但技术工人群体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总体上还与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
徐念沙认为,从体制机制看,高技能人才培养仍需加大投入,职工创新激励机制有待完善,职业技能人才发展存在上升渠道窄、待遇偏低等问题;从社会氛围看,重学历、轻技能的观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
“中国由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缺少不了一支强大的技工队伍。”徐念沙表示,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必须提高实体经济供给质量,时代呼唤、需要更多“大国工匠”,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恰逢其时。
他建议统筹规划、加强技校建设、完善培训体系,把更多一线工人纳入到技能培训体系中。同时,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创造条件对职工进行技能培训和再培训,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技术贡献率和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比重。
“不少企业管理层认为,职工拿着工资去改进工艺、推动技术进步是应尽的责任,参与分配没有必要。”他说,实际上,技术工人立足岗位,最容易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的一支有生力量。
徐念沙建议,要进一步营造鼓励职工创新创造、共建共享创新成果的社会环境,高度重视一线劳动者的上升通道,使他们有充分的成就感、获得感和不断前进的动力,为“大国工匠”成长营造更好的环境。
专题:2018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