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温州,明显感到小额贷款公司正处于进退两难之境。
“很多企业之所以进入这个行业,正是看中了小额贷款公司日后转为村镇银行的可能。预期虽美好,但如今却势成骑虎,我们只能等政策了。”浙江温州市永嘉县瑞丰小额贷款公司的总经理潘献勇对记者表示,出路问题是他们目前面临的最大发展瓶颈。
在接受记者采访之前,潘献勇拿出一沓名片给记者看,里面有媒体、专家学者等。“每每有媒体来温州采访小额信贷的问题,温州市金融办都推荐到我这里来看看实际情况,可现在相关政策还是没有进展。”
增资受限
2008年10月,潘献勇毅然辞去工商银行温州永嘉县黄田支行行长之职来到这家小额贷款公司,拥有17年银行从业经验的他,很快就对如何改善经营状况感到后继乏力。“在中国,小额贷款还是个新兴事物,国家没有现成的详细规定,很多都要‘摸着石头过河’。”
当记者走进这家小额贷款公司时,里面的设置和记者此前想象的场景完全不能对应,没有银行的柜台,没有复杂的贷款流程,更重要的是,当天记者没有见到一位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门可罗雀。一位专门负责办理业务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该贷出去的钱几个月前就已贷光了,现在已经无钱可贷。”
2008年5月,针对中小企业融资,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自此小额贷款公司闸门打开,至今一年有余,但到如今,大部分小额贷款公司却处于半歇业状态。
瑞丰小额贷款公司由温州奥康集团主发起,联合其他9家民营企业共同出资组建,注册资金1亿元全部来自各企业的自有资金。此外,农行作为瑞丰的合作银行在2009年1月融资5000万元,即使如此,实际上公司可用资金也只有1.5亿元。潘献勇表示,瑞丰在开业的首日就放贷了2900万元。“公司资金不多,把钱贷出去后就跟歇业没什么差别了。”潘献勇的玩笑里透着些许无奈。
潘献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瑞丰小额贷款公司为例,设立之初资本金为1亿元,最后从合作银行贷款得到5000万元,也就是说一家小额贷款公司最多只能放款1.5亿元。目前整个温州有13家小额贷款公司,其中8家属县级(注册资金1亿元),5家属市级(注册资金2亿元),这样来看,目前整个温州的可贷资金仅为27亿元,而据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预计,温州目前民间资本达6000亿元。
根据《意见》规定,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如果一年后企业要增资,新增资本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且必须从合作银行贷款。
虽然小额贷款公司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起到了积极的意义,但是其自身却处于尴尬的生存境地。“利息收回来是不能作为资本金放贷的,必须存到商业银行,3年以内公司也不能分红。”当记者问及是不是可以以“利滚利”方式壮大资本金时,潘献勇说,“照目前这样的发展速度,我们何时才能把盘子做大?”
对于未来,他显得很迷茫。
等待出路
对于将来的出路,潘献勇说得最多的就是“等政策”。
“我们几家小额贷款公司的经理经常聚在一起讨论自身的出路问题,银监会之前也出台了《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但很多条件我们都不能接受。”潘献勇说。
他表示,按照规定,一旦小额贷款公司转为村镇银行,国有大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必须成为最大的股东,占主导地位。“民营的话语权难以保留,我们的股权结构就会被打乱,这就等于是对我们辛苦几年工作的否定,股东们很难同意。”
“小额贷款政策是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出台的,但在执行过程中,我们现在的‘娘家’变成了所辖地的金融办。由于小额贷款公司定性不清楚,说是金融机构可是没有金融许可证,说是实体经济但做的偏又是货币生意。”公司如何定性,至今仍让潘献勇“头痛不已”。
不过谈及此,他多少还是透露出一点值得高兴的事,浙江省政府即将出台一个扶持政策,首先将小额贷款公司定位为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这个定位我认为是很科学的。我们希望小额贷款公司能再往前走一步,但是走到哪儿,走多远,还得看省政府的支持力度”。
根据潘献勇的说法,温州市此前出台政策要对该市的小额贷款公司进行补贴,对于小额贷款公司经营3年以上的企业,地方政府将在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印花税方面由同级财政进行补贴。但前提是必须经过金融办、人民银行、银监局、工商局、公安局5家部门考核,通过“考试”才行。
“已经一年了,但关于如何考核也没有细化的标准。以前在工商银行的时候,银行对于个人的考核是定性、定量的,但对于小额贷款公司这个新兴事物现在还没有严格的考核体系。”(马继鹏)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