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主持召开座谈会征求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时指出,只要把中央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惠民生的措施一件一件落到实处,紧紧依靠全国人民,发奋图强,共克时艰,整个经济形势就会一天一天好起来。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国家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扩大就业、完善社保、改革医药卫生、发展教育,以及解决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问题等,惠及民生、造福百姓,并将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沿海出口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强烈冲击,全国约有2000万农民工失岗返乡。此外,今年还有610多万大学应届毕业生需要就业。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今年2月10日《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公布。通知要求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着重做好企业职工稳定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民工流动就业和复员转业军人安置就业工作。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决定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从2009年至2010年,集中对困难企业在职职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转业培训,对失去工作返乡的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对失业人员开展中短期技能培训,对新成长劳动力开展储备性技能培训。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还发出通知,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从2009年起,用3年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
完善社会保险体系
当前经济形势遇到困难、失业增多,社会保险体系的“安全网”作用更加重要。
社会保险法立法进程正在加紧进行。2008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审社会保险法草案,草案明确规定了农民工养老保险的转移接续问题,使农民工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就业时不用退保,养老保险可以跟着人走,受到了各界肯定。
今年2月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有关负责人详解了正公开征求意见的《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针对农民工收入普遍偏低的特点,办法规定:用人单位缴费比例为工资总额的12%,比目前规定的低了8个百分点;农民工个人缴费比例为4%至8%,可根据本人收入情况合理选择和确定。
他说:“这样规定,可以大大降低农民工及其用人单位的经济负担,以最大限度地将农民工纳入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
医改意见突出“公益性”
“看病贵、看病难”是反映最为强烈的民生问题之一。问题的根源在于,长期以来医疗卫生服务定性不明、政府投入不足,导致部分医院和医生的趋利行为,造成百姓医药负担过重。
2008年10月14日,《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在这份征求意见稿中,“公益性”一词频繁出现,成为贯穿始终的主线。
征求意见稿中,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表述,无不体现着新一轮医改“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政策初衷,让人们充满希望。
国务院常务会议今年1月21日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初步测算,3年内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500亿元。
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
通过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我国义务教育保障水平继续提高,地区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差距明显缩小,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
在农村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的基础上,2008年中央财政进一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并从秋季学期起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此外,还不断完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预计2008年中央财政教育支出为1582亿元,增长47%。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出台更多举措支持发展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教育,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建设和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保障教育优先发展。
240多万户居民住上保障性住房
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既是改善民生的需要,也是拉动经济的需要。在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保障性安居工程达到2800亿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显示,2007年下半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下发以来,我国已有240多万户住房困难居民通过保障性住房解决了住房困难。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争取用3年时间基本解决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及棚户区改造问题,涉及近750万户住房困难的城市低收入家庭。
今年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关键一年。国家计划解决260万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解决80万户林区、垦区、煤矿等棚户区居民住房的搬迁维修改造问题。(刘铮、韩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