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一周损失20亿 未来两月云南经济或最艰难——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betapp2涓嬭浇 经济新闻
    干旱一周损失20亿 未来两月云南经济或最艰难
2010年03月26日 07:36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干旱一周损失20亿

  “如果大春季节还不下雨,损失将会更加糟糕,因为占产量80%的作物要赶在这个节令播种。”云南省统计局副局长徐力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而云南抗旱指挥部一位负责人表示,“平均一周左右的干旱带给云南的损失就会增加20亿元左右。”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徐局长的担忧或许将成为现实,据当地气象部门预测,该省在5月中旬前无明显大范围降水过程,大部分地区雨季将于5月下旬才相继开始,旱情仍将持续发展、蔓延超过两个月。

  更为严重的情况是,目前全省库塘蓄水急剧减少,还要将确保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作为首要目标,加之部分坝塘干涸,小河、小溪断流,大春生产用水无法保障,在最佳节令完成大春播种计划将十分困难。

  据云南省最新的统计数据,截至3月15日,全省秋冬播农作物受灾面积达3217万亩,承灾面积2472.3万亩,绝收1439.7万亩。其中小春粮食作物受灾面积达1573.1万亩,成灾1260.1万亩,绝收877.6万亩,全省因旱灾造成种植业直接损失114.5亿元,小春粮食比上年减产50%以上。

  除了粮食,包括甘蔗、烤烟、咖啡、茶叶等经济作物受到的影响也十分巨大,特别是烤烟。旱灾不仅对烟苗移摘带来影响进而导致本年产量下降,更为严重的是直接威胁到今后几年卷烟生产原料的供应。蔗糖和茶叶方面,最新的数据显示,甘蔗面积绝收52万亩,蔗糖减产45万吨,企业蔗农损失达36亿元;茶叶受灾面积达300万亩,占总产茶量的三成。

  徐力向记者透露,刚刚和雀巢签订合同为其提供咖啡原料的一家企业因为干旱而受到影响,星巴克、麦氏等在云南开辟原料基地的世界咖啡巨头所受影响也不小。

  从“云电送粤”到“粤电反补”

  农业情况如此,工业产业更令人担忧。干旱已经由农业传导到工业产业。由于云南以水电为主,停电限电深刻地影响到了企业的正常运行。

  一个不得不提的“怪现象”是,原本“十度电中有其三”的广东从春节起不仅不能从云南调电,还倒输给云南。来自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消息表明,为支援西南地区的抗旱,他们已经在适当倒输电力。

  南方电网公司统计数据显示,面对严峻的灾情,南方电网公司从今年1月至今共调减西电东送电量达42.3亿千瓦时,3月份就调减云南外送电量12.5亿千瓦时。在春节期间则组织广东倒送电量3.3亿千瓦时,全力支持云南抗旱救灾。据介绍,此次旱情使西南地区水电机组2009年以来发电量下降40%,影响广东地区供电量约为10%。

  云南省工信委电力保障处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目前云南全省水电发电能力还不到正常情况的20%,全省缺电率在20%以上,严重的地方和时段甚至超过了30%,而且缺电率还在不断攀升。云南电网公司的预测是,今年全省电力需求大约为638亿-690亿千瓦时,其中在1-5月存在较大的电力缺口,缺电量将达到30亿千瓦时以上。云南要靠广东倒送电力来维持正常运转的时间还会持续。

  “这种靠粤电倒输的日子不会长久,一旦夏天和用工高峰到来,广东的电就只能满足当地的消费了。”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煤炭行业分析师李廷表示,春节期间广东能倒输电是因为工厂放假用电不多,如果干旱持续到夏天,用电量增加可能导致该地区电力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

  电力的紧张直接传导至用电企业的生产。云南省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末,因旱灾导致电力紧张和工业用水紧缺,造成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停产半停产企业达到394户,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户数的11.7%,主要集中在有色、钢铁、化工和建材等行业。其中,黄磷、钛合金、电石、工业硅已全行业停产让电,电解铝行业减负荷15%让电,钢铁行业减负荷10%让电,水泥行业限部分负荷。因缺水和缺电,部分企业竣工项目推迟投产,新建项目推迟开工。

  25日,气温骤降10度!在“四季无寒暑,一雨冷似冬”的云南,大家翘首以待的大雨最终还是未降。干旱等级从60年不遇、80年不遇上升到100年不遇,每天刷新着历史。

  更令人揪心的是,据气象部门的预测,5月中旬前无明显大范围降水,甚至可能出现秋冬春夏四季连旱的局面。如果是这样,干旱将不仅重创占比最大的农业经济,还会对工业产业产生强烈冲击。

  “上半年云南的经济将会非常艰难。”云南省经济研究院院长段钢不无忧虑地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旱情对农业方面的影响将会传导到工业,多米诺骨牌效应还会持续。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