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八十年前,德国西北部奥尔登堡小城,面包师贝纳尔·万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蔓延前夕,关闭了自己的“万派面包房”。而如今,在几万公里之外,又一家“万派面包房”平地而起。万派的曾外孙亚历山大·摩根,将祖辈的味道带到了地球的另一端——中国东北的沈阳。
【解说】在沈阳市文安路58号,有一家并不算显眼的门店,经营着德国口味的面包。五年前,这家面包店并没有引起大多数人的关注,客人基本都是在沈阳工作的德国人。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喜欢上了这里。
【解说】八十年前,德国西北部奥尔登堡小城,面包师贝纳尔·万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蔓延前夕,关闭了自己的“万派面包房”。而如今,在几万公里之外,又一家“万派面包房”平地而起。万派的曾外孙亚历山大·摩根,将祖辈的味道带到了地球的另一端——中国东北的沈阳。
【解说】在沈阳市文安路58号,有一家并不算显眼的门店,经营着德国口味的面包。五年前,这家面包店并没有引起大多数人的关注,客人基本都是在沈阳工作的德国人。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喜欢上了这里。
【解说】门店用中、德文字写着“万派德国烘焙面包坊”,旁边配有一个很古典的标识。面包店的老板,德国小伙摩根告诉记者,八十年前的战火夺走了贝纳尔·万派的“面包梦想”;八十年后他在中国东北,建造了属于他的“面包王国”,秉承了家族风味。
【同期】万派德国烘焙面包坊负责人 亚历山大·摩根(Alexander Morgan):我是2008年来(中国)的,因为那个(北京)奥运会。以后呢我觉得北京特别好,所以我是从欧洲搬家到中国,有计划就是开个业务,做个买卖。
【解说】摩根看到,越来越多的德国人来到沈阳,而地道的德国面包店却不多,于是决定将自己家族断了八十年的万派面包,在沈阳重新开张。
【同期】万派德国烘焙面包坊负责人亚历山大·摩根(Alexander Morgan)那时候我刚来到北京,我看到有好几个德国面包店在北京。但是来沈阳看到还没有,我觉得是一个机会。那时候是2012、2013年,宝马(在沈阳)开了好几个新的工厂,以后德国人来沈阳比较多,所以他们也需要这个面包。
【解说】2012年,摩根在沈阳开了第一家“万派面包店”。传统黑面包、扭结面包、果酱面包……从一间五平米的小屋起步,摩根开始了他的“面包征程”,“第一桶金”如期而至。
【同期】万派德国烘焙面包坊店员 李阳:我觉得我老板特别爱工作,可以说是一个工作狂吧!他对工作特别认真,他是个特别负责的老板,假如5点半就需要来烤面包,因为我们家不是做的么,就是来烤。他有的时候看我们员工很辛苦,他不会麻烦我们员工来做,他会早晨很早很早起来,自已去做、自己去烤、自己去送货。
【同期】万派德国烘焙面包坊负责人亚历山大·摩根(Alexander Morgan):我们到现在开了七家店,我们也是在南方和北方开了几家,就是连锁店。肯定机会比较大,你也知道,中国市场很大,本来面包就是一个小产品,但是中国人多,我们的机会也多。
【解说】五年来,“万派面包坊”从曾经的小店发展到中国多个城市,并晋升为数家高级酒店的供货商,单家门店的面包月销量高达两万个,香肠、啤酒、果酱等周边产品也备受欢迎。而摩根在事业发展的同时,也在中国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同期】万派德国烘焙面包坊负责人亚历山大·摩根(Alexander Morgan):我有很多中国朋友,我爱人也是在沈阳找的,我们也生了一个很可爱的女儿,她也是在沈阳出生的,所以我们可定长期在这儿(中国生活)。
【解说】如今,“万派面包坊”里不仅仅有面包,这里也成了中德文化交流的场所。摩根在这里成立了“德语角”,讲授德国文化,为中德民间文化地交流穿针引线。一些德国工程师在这里找到了中文教师,不少中国学生也在这里遇到了德语练习的伙伴。
【同期】万派德国烘焙面包坊负责人亚历山大·摩根(Alexander Morgan):他们(德国朋友)来看我,他们特别喜欢(中国)。可能是来之前有一些不知道喜欢不喜欢,但是来以后呢,我给他们介绍北京、上海、沈阳,东北,觉得,哇哦!不能想得到,中国这么好!必须得来,必须得自己看看,以后肯定喜欢。
【解说】摩根告诉记者,他非常喜欢中国,未来也没有离开中国的想法,并且他认为他在中国会有一个非常美好的未来。
(记者 禹瑞斋 沈阳报道)
关键词:德国 面包大使 重拾祖业
分类名称: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