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1月17日电(记者 汪恩泯 实习生 姜越潮 金斌)吉利汽车、阿里巴巴、绿城中国……近年来多家浙江企业在香港上市,然而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兵临城下”,在香港上市的浙江企业股价一跌再跌,有的已经跌破了招股价,如何在经济逆境中挽回浙江企业在港的声誉,重树香港对浙江企业的信心成了一件迫在眉睫的事。为此,在1月15日开幕的浙江省政协十届十二次会议上,与会政协委员香港江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应玉明提出了“关于浙港联手, 在金融海啸中为浙江在港上市公司护航”的提案。
25家企业21家跌破上市价格
近两年来,中国国内经济高速增长,很多上市公司都有过度扩张和过度投资的现象。而全球经济环境在2008年下半年迅速逆转,浙江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受本次金融海啸影响最直接影响。这直接导致了这些浙江在港上市公司的经营出现困难,而股价的显著下跌则如釜底抽薪——断了上市公司补充新资金的后路。
据不完全统计,25家浙江在港上市公司中,有21家上市公司由于受到金融海啸的影响,股票价格跌破了上市价格。其中,有19家公司目前的股票价格不到上市价格的一半,有9家公司目前的股票价格不到上市价格的四分之一。如阿里巴巴 2008年全年跌幅为81% ,银泰百货为77%,浙江沪杭甬为 64% ,平均跌幅高达65%(同期香港恒生指数跌幅为48%)。某些跌幅较大的股票,其目前的股价已经跌到年初股价的1/10甚至1/20的水平。
阻碍浙江企业未来的国际融资
由于多年良好的经营,使得“浙商”在中国内地和香港都是一个响当当的品牌,香港投资者对浙江在港上市公司总体也具有比较好的印象。
然而目前的股价大跌将会使得,香港投资者对浙江在港上市公司的信心受到重挫。如果不能给香港投资人带来正面投资回报的话,人们对“浙商”的经营能力可能会产生怀疑;如果带来的是长期亏损的话,那么投资人将会改变对浙江在港上市企业的印象,甚至形成一种负面印象,未来浙江企业再要在香港上市的难度将会大大增加。最终的效应将会是:香港乃至海外的投资者不愿意用合理价格认购浙江企业,而浙江企业自然也不愿意到香港或其他海外资本市场上市。这就将阻碍浙江企业未来的国际融资。
1亿美金为浙江在港上市公司护航
“我希望能够得到政府的帮助,挽回这些浙江在香港上市企业的信誉度,挽回香港投资者对浙江企业的信心。”应玉明建议浙港联手,共同为浙江在港上市公司护航。
该委员希望,“护航”行动,通过在香港设立“浙江发展基金” 示范性地买入某些优质的浙江在港上市企业。而基金的资金来源可以通过有兴趣投资浙江企业的浙江海外华侨、浙江在海外的企业、对投资浙江有兴趣的海外投资机构,运用政府平台进行接洽。
同时,浙江发展基金的初步规模可考虑定在1亿美元左右。并以在2010年底前,将50%的浙江在港上市公司的年盈利水平回升到2007年的水平和50%的浙江在港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恢复到上市价格为目标。
应玉明认为,暂时性地投资并接管将要倒闭的上市公司,只要处理得好,实际上长远而言是有利可图的。香港主板上市公司的“壳” 价是1亿港币以上,创业板的“壳”价也在5000万以上。也就是说,只要想办法暂时让将要倒闭的上市公司活下来,然后在合适的时机进行转让,反而有可能赚到一笔可观的利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