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上海文化产业总体上呈现出快速复苏、稳步增长、走向繁荣的良好势头。在昨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止静对2009年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数据作了相关解读。
按照国家统计局 “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口径,2009年,上海文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49.18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占全市文化产业的64.8%,体现出上海文化产业以文化服务业为主导的特点。其中,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等核心层文化产业稳中有升;网络文化服务发展迅速;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增速较2008年有所回升;广告、会展为主的其他文化服务,总量规模仅次于文化休闲娱乐服务。这表明:尽管上海受到国际金融风暴影响,但核心领域文化产品和服务,保持了稳定运行,显示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特别是上海文化服务业逐步展现出宽广的创新发展空间和较强的“走出去”能力。
2009年,上海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这样几个主要特征:
文化与科技融合引领新兴产业迅速崛起。2009年,上海更加注重文化与高新技术融合,在网络视听服务、网络阅读服务、网络财经服务、网络电子商务、网络游戏服务、网络休闲娱乐服务、网络远程教育服务、有线电视“三网合一”等领域保持着全国领先地位。全国第一家“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已集聚了330多家数字出版及相关企业,基本形成网络文学、互动教育、网络游戏等特色产业聚集的数字出版产业链。一些大型出版、报业传媒集团与电信运营商强强联手,在电子书、电子报、手机报等新媒体领域加快了跨行业、跨媒体、跨区域发展步伐。
文化与创意融合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2009年,上海加大对文化创意的扶持力度,逐步推动文化创意形成新的高端产业形态。政府重视对进入文化原创领域的工作室、中小企业的扶持,逐步培育出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市场主体。目前,全市建成首批15家市级文化产业园区。
文化与金融融合形成新的文化金融服务产业。针对普遍存在的文化企业“融资难”、文化项目“担保难”、文化资产“估值难”、文化产品“质押难”的症结,上海依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大胆启动一系列开拓性尝试。包括创新银行信贷投向引导机制,充分发挥“上海东方惠金文化产业担保有限公司”作用,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和中小文化企业发展;创新文化产业项目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融资机制,创设了全国第一家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建立了全国第一家文化产权交易所,为文化产业创设了投融资新渠道和产业资本退出通道。
文化与贸易融合加快文化产品“走出去”步伐。2009年,上海文化贸易逆势而上实现顺差45.5亿美元,文化产业的核心领域——文化服务业也是顺差,并已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文化版权出口、文化娱乐软件服务外包、网上游戏娱乐服务出口等多种国际贸易新形态。
文化体制改革催生出更多的市场主体。到2009年底,全市已完成市属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单位和电视剧制作 (甲种证)单位转企改制,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60家经营性出版单位转企改制,90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和6家市属文艺院团的转企改制。文化体制改革带动了文化市场开放,非公资本进入经营性文化产业领域的空间广为扩展;同时,在众多政策鼓励和允许进入的文化产业领域,初步形成非公资本大规模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发展的好势头。2009年上海共有影视剧制作、影视节目制作机构321家,其中非公有的266家,占总数的82.9%;持《电影放映许可证》的经营性电影、影剧院143家,其中非公有的95家,占总数的66.4%;中小文化企业的快速发展也将为上海文化产业不断注入动力、增添活力。 (记者 杨群 姜小玲)
参与互动(0) | 【编辑: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