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家乡有着众多的同学故旧和族人亲戚,在他的童年和青年时期,他们之间过从甚密,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即使他们中有人的出身和经历复杂,毛泽东也没有因此而疏远他们。
谭世瑛试探性地寄出了一封信
谭世瑛与毛泽东相识于1910年秋,那一年,17岁的毛泽东报考了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谭世瑛也在那一年报考东山小学堂。谭世瑛的父亲谭咏春是东山小学堂的国文教员。按照当时就地入学的规矩,毛泽东是湘潭县人,是不可以在东山小学堂读书的。可是,毛泽东所作入学考试的作文《言志》,深深地打动了谭咏春,那直抒胸臆的抱负,那一气呵成的文风,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具备的。“人才啊,这样的学生不收,东山小学堂还要收什么样的学生啊!”谭咏春让儿子谭世瑛将毛泽东安排在学堂住下,然后去找校长和其他教员,表明录取毛泽东的态度,并想征得他们的支持。
在讨论录取新生的校务会上,谭咏春据理力争,说:“中国学生可以去外国留学,湘潭人何以不能到湘乡读书呢?况且,我们录取的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可塑之才。我们有什么理由将他拒之门外呢?”反对的声音这才哑然。毛泽东因此进了东山小学堂。
毛泽东和谭世瑛同编在戊班。当时康有为、梁启超的文章很受欢迎,被称为“康梁体”,毛泽东也十分喜爱,他所作的《宋襄公论》一文,就是模仿的康梁体。很多老师读后不能认同。谭先生读后却倍加赞赏,他对一些教师说:“毛润之的文章不仅思想进步,文笔泼辣,而且立志高远,见解精辟,令人折服呀!康梁文章有什么不好?好,好得很!”别的先生给了20分,谭咏春却破例给了105分,并在文章后面写了这样一段批语:“视似君身有仙骨,环观气宇,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
毛泽东的文章一直得到谭咏春的青睐,很多文章还被谭先生批上“传观”二字,所谓“传观”,就是把他的文章张贴在学堂的“揭示栏”,供所有同学传阅效仿。
这位“大”小学生已经到了读中学的时候了,谭先生有意让他去长沙读中学。这天,他把毛泽东叫到自己的家,亲切而又认真地说:“你现在的国文和历史地理,已经到了中学的程度了,其他课程成绩也不错,不宜再读小学堂,何不到长沙去读中学呢?”毛泽东何尝不想去长沙呢,只是家中经济困难,不能供养,再说去长沙读中学,没有相当的关系,恐怕也是难以办到的。
看到毛泽东面有难色,谭咏春宽慰道:“不要紧,你去长沙读书,不是我一个人的意见,李(元甫)校长、贺(岚岗)先生,还有几位先生也都愿意推荐你去湘乡驻省中学就读,在那里,吃住公费,不花钱。”毛泽东连声向谭咏春致谢。次年春,毛泽东结束东山小学堂的学业,进长沙,开始了他人生旅程的关键一步。谭世瑛从东山小学堂毕业后,又读了几年私塾,父亲去世后,他子承父业,以教书谋生,曾在湘乡春元中学教授高中语文,后又在国民党邵阳县政府当差,做了名科员。湘乡解放后,由于他曾在旧政府任职,工作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当地政府还对他实行了管制。谭世瑛家中人丁众多,又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十分艰难。
他想起了毛泽东,带着试探的心情,他给毛泽东去了一封信。正当他在忐忑期待之时,1950年1月10日,毛泽东给他回了信,信中询问:“尊况如何,甚念。”
谭世瑛心中有了底,毛泽东是个不忘旧情的人,于是,他又给毛泽东去信,直陈自己面临的困难,想谋份差事。毛泽东很快就回了信,对他的实际困难“极表同情”,建议他的工作“就近解决为上策”。谭世瑛还是不甘心,于1953年5月再次致信毛泽东,要求安排工作。毛泽东又给他寄来一信:世瑛学兄:
五月来信收读,又承赠以长歌,深感厚意。生活困难,极为同情。现在到人民政府所属机构做事,或到学校教书,薪入甚微,对于家口众多者不易赡给;又须入相当学校学些马克思主义观点,方能齐一步调,有共同作风。以吾兄状况观之,能就近获得工作职位,为最好;否则须远出参加短期研究班的学习,须准备吃很大的苦楚,又难以赡家,未知有此决心否?顺致敬意
毛泽东
八月卅一日
如此,毛泽东先后四次给谭世瑛回信,两次寄款,给予资助。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