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贡艺术市场不够规范人才难续 危机警报怎解除 ——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betapp2涓嬭浇 文化新闻

热贡艺术市场不够规范人才难续 危机警报怎解除

2010年08月30日 09:10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博览会上展出热贡唐卡作品。本报记者 陈沸宇摄

  第三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热贡唐卡博览会,近日在有着“热贡艺术之乡”称号的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举行。

  前几年,同仁县的热贡艺术在蓬勃发展的同时,整体艺术水平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质量参差不齐。不少专家学者对此十分担忧,将其称为“繁荣背后的严重危机”。现如今,危机警报是否得到解除,热贡艺术这朵“民族文化艺术奇葩”还有哪些难题待解……日前,记者再一次走近了热贡艺术。

  规范市场

  鉴定技能,发布标准

  唐卡是热贡艺术的集中代表,是黄南州的“名片”。唐卡系藏文音译,是指绘制或刺绣在布、绸或纸上的彩色卷轴画。

  由于名气大,热贡唐卡持续畅销。但由于这些唐卡大多由农户自主创作、销售,市场不太规范,影响了热贡艺术的声誉。

  为保证质量,同仁县成立了热贡艺术职业技能鉴定站,拉开从业人员的技术等级,管理部门可根据级别不同对其作品进行评价。

  2007年下半年,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热贡唐卡的地方标准。这是我国首个唐卡制作地方标准,不仅规定了热贡唐卡制作的原材料、画布处理、绘制工艺技法等,还规定了制作唐卡所需要的颜料及配制,唐卡的分类、分级以及内在质量要求、外观质量要求等。2008年,同仁县还成立了热贡唐卡鉴定中心,至今该中心鉴定的作品已近3000幅。

  人才承续

  “艺术生命力在于艺人的水平”

  目前,同仁县有3000多人从事热贡艺术,他们大多是传统“师徒制”的产物。据调查,在过去的师徒制下,新人学成一般需要10至12年,甚至更长时间,但现在时间已大为缩短,从而导致基本功有所欠缺。

  目前,这种状况正得到改变。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西合道的家里,有十几名学习画唐卡的孩子。西合道先后带出了40多名徒弟,他说,学得最长的已超过10年,还有几个在七八年以上。学习时间短的话,基本功不扎实不说,更难以掌握给佛像开眼等具体技艺。

  除了师徒制,学院、培训班的形式也迅速扩展。黄南州职业技术学校开办于2005年,如今已培养了450名学生。副校长马成喜介绍,学习热贡艺术的学生逐步增多,分别来自西藏、甘肃、云南、四川等地的各个藏区。学生们除学习热贡艺术外,还要学习藏语、佛教历史、英语等基础课程。

  “更多的人已经意识到,热贡艺术的旺盛生命力在于艺人的高超水平。”黄南州文体局副局长卡泽加对此深有感触。

  产业发展

  要保护传统生产方式

  去年,同仁县热贡艺术品销售额近3000万元,占全县旅游总收入的一半左右。在全县农牧民年收入中,热贡艺术收入超过20%。目前,黄南州各类文化企业发展到90余家。

  前不久,国家级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项目的正式启动,使热贡艺术的发展保护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据了解,此次启动的项目包括黄南州非物质文化博物馆及其文化广场、热贡文化园区、同仁历史文化名城传统街区维修保护等12大项目,总投资84亿多元。根据规划,到2015年,实验区从事热贡文化产业的人员将达到5万人以上,文化产业收入达到10亿元。

  在发展中该如何保护?最近召开的“热贡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论坛上,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马盛德建议,对热贡文化应重点保护其传统的生产方式。他说,对于文化资源不能一味地开发,应该坚持整体性保护的理念,注意热贡文化生态保护,通过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方式实现保护性的传承发展。

  专家表示,热贡文化产业一定要处理好生产与消费、创新与传统的关系。她建议,可以在建立生态博物馆保护原汁原味传统技艺的同时,通过不断的创新使热贡文化发展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陈沸宇 李宁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