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吃鲥鱼——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betapp2涓嬭浇 文化新闻

翁同龢吃鲥鱼

2010年09月26日 16:13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翁同龢嗜食鲥鱼,鲥鱼是长江水产三鲜(另两样为刀鱼、凤尾鱼)之首。三鲜中以鲥鱼为绝佳,向有“鱼中之王”的美称。

  《本草纲目》记载:“鲥鱼秀而扁,微似鲂而长,白色如银,肉中多细刺如毛,其子甚细腻。”《山堂肆考》称:“鲥鱼味美,在皮鳞之交,故食不去鳞。”美食家苏东坡盛赞鲥鱼味美,甚而胜过他在《赤壁赋》里欣赏过的鲈鱼。有诗咏曰:“芽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擎来二尺馀。尚有桃花香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

  从宋朝开始,鲥鱼已列为贡品。江南飞骑,疾驰京城,鲥鱼成了御膳之珍。

  鲥鱼是溯江回游性鱼类,栖于海洋,每年阴历五六月间进入长江产卵,到九十月间再回到海中,年年准时无误,鲥者时也,故称鲥鱼。鲥鱼性猛,游击迅速,鱼鳞锋快,以此搏击其他鱼类,所以又称它“混江龙”。常熟江阴一带出水的鲥鱼,肉质鲜嫩,鳞片富有脂膏,滋味腴美,较闽江、珠江所产者为佳。

  常熟沿江渔民自古以来就有按时捕捞鲥鱼的传统。“渔人以丝网沉水数寸取之,一丝挂鳞,即不复动,才出水即死。”夏至以后,常熟就很少捕到鲥鱼了。

  鲥鱼的吃法奇特,宜蒸不宜煮,用一层薄薄的猪网油将稍微腌过的鲥鱼裹起来,再撒上葱白、姜丝和黄酒用旺火清蒸一下,这样蒸出来的鲥鱼,鲜汁饱满,用筷子在鱼身上轻轻一戳,就能见鱼汁如泉涌。

  酒酿鲥鱼的做法也深受群众喜爱,做法是将鲜鲥鱼去内脏,不去鳞,鳞片与皮肤间满含油脂,鲜味浓重,营养丰富。洗净放入适量酒酿和熟猪油,加葱、姜、火腿片及调料,上笼蒸15分钟左右而成,出笼后的鲥鱼酒香四溢,色泽洁白,鲜嫩肥美。

  翁同龢十分喜欢吃鲥鱼。无论在京城,或是回到家乡。从他的日记中,记载甚多。

  如:光绪二年(1876年)五月初八日记:“天津府马绳武馈鲜鲥鱼一尾,熟而荐之。”光绪七年(1881年)初二日,“马松圃送鲥鱼一尾,鲥鱼不甚鲜矣。”“醇邸馈鲜鲥鱼一尾。”

  有时他还邀请友朋一起尝鲜。光绪十四年(1888年)四月初四:“麟芝庵送鲥鱼,一熟而还之,一分为四。邀孙燮臣、徐颂阁吃鱼,饮甚乐,谈至黑始去。”光绪十五年(1889年)三月廿七日:“麟兄送鲥鱼一尾,不甚佳矣!”初六日:“约颂阁、劼刚、燕甫吃鲥鱼,酒肴薄劣,客亦未佳。”七月初六日:“江苏知县吴其芳(健亭)来见,伊送鲥鱼、惠泉并食物三次矣。”九月初五日:“叶湘浦来送,茂如亦住此,鲥鱼鲜甚,不减初夏。茂如备肴馔。”光绪十七年(18891年)三月廿四日:“归约史竹孙(思培)并孙、徐二公来吃鲥鱼,谈堪舆家言。”四月初一日:“六舟送鲥鱼。”初五日:“庆邸送鲥鱼。”十六日:“归诣颂阁吃鲥鱼,余与燮臣两人而已。”光绪十八年(1892年)四月廿一日:“是日庆邸送鲥鱼一尾。”光绪十九年(1893年)四月十八日:“申初招孙、徐二君饮,吃鲥鱼,谈至暮。”

  而好友张炳华分别于光绪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连续三年赠送鲥鱼。有时别人送的鲥鱼一时吃不了,他就分赠给好友。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四月二十五日:“李沧桥寄鲥鱼十尾,分送诸公。……”

  翁同龢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回到家乡后,家乡的亲朋好友亦有馈赠鲥鱼的。如,这年的四月初一:“常令杨君馈鲥鱼一尾,叶景茹亦然,荐而后尝,并分送各处,聚丰庖人亦送片鳞。”光绪二十七年三月十二日:“常熟邑尊馈鲥鱼。费屺怀,丁叔衡同到。”等等。

  翁同龢还六到福山,除春游外,主要目的还是买鲥鱼,尝鲥鱼。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四月,正是鲥鱼最肥的季节。初十这天早晨,翁同龢又坐自备的小舟赴福山,过谢家桥时稍稍休息了一下。到达福山已是下午一点多。先坐独轮车到褚太尉庙,后又回到舟中,泊僻静处,买了鲥鱼,饱餐一顿。再登岸散步,作小诗。第二天主要游览大慈寺。后,“入船,待鲥鱼上市,买六尾(每斤三百六十),解维牵缆,过谢家桥,登岸憩,两银杏树,树荫一亩大,五围,邑中无甚匹也,申初抵家”。

  翌年清明时节,翁同龢又到福山,还作诗六首,其中有《食鲥鱼》诗:

  一箸腥风餍腹腴,

  嫩如熊白腻如酥,

  江南隽味世应无。

  作贡远通辽海舶,

  尝新忝荷大官厨,

  酒醒忽忆在江南。

  光绪三十年(1904年),翁同龢最后一次到福山时,又作“田歌”式《杂诗十首》,其中《食鲥》诗云:

  放箸忽悲卒,

  未识中朝可荐新。

  侵晨,

  三百青铜一尺银。

  小鼎厝劳薪,

  姜桂酸咸苦未匀。

  白日盘飧吾愧汝,

  逡巡,

  多少荒郊乞食人。

  翁同龢晚年在家乡,身居江湖之远,心怀庙堂之忧。吃鲥鱼的机会固然甚多,但他留下这方面记事抒情的诗文里,似乎其味已在鲥鱼以外了。

  胡燮敏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