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院长:抗战文物南迁培育了故宫精神——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betapp2涓嬭浇 文化新闻

故宫博物院院长:抗战文物南迁培育了故宫精神

2010年10月14日 09:29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郑欣淼在《文化讲坛》上讲述故宫的故事。本报记者 雷声摄

  阅读提示

  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成立85周年。

  8年前的这一天,正是郑欣淼开始“执掌”故宫博物院的日子。从此,他积极倡导“故宫学”,并于去年积极促成两岸故宫博物院文物的“破冰之旅”。今年,两岸故宫博物院又组织了“温故而知新”、重走文物南迁路的活动。

  10月13日,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做客本报《文化讲坛》,围绕故宫的历史文化内涵、抗战文物南迁、两岸故宫博物院的交流等问题,给现场听众以及广大网民做了一场精彩演讲,并回答提问。以下为演讲摘编。

  今年是故宫建成590周年,故宫博物院成立85周年。

  故宫是今人对它的称呼,明清两代时叫紫禁城。我们谈故宫时,往往包含三重含义:作为体现“非壮丽无以重威”、皇权至上,代表中国古代官式建筑最高水平的建筑群;作为中国历代皇家文物、特别是清宫文物收藏的重地;作为见证中国封建权力中心变迁,以及宫廷文化延续的历史缩影。

  因为身处封建社会末期,它是中国封建制最后的、最完备、最特殊的表现,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见证与载体。

  故宫博物院建院历史不长,是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把末代皇帝赶出皇宫后的事,但却反映出了当时中国人对历史和文物认识的高度。它的命运也随着中国现代历史进程而起伏。

  文物南迁

  培育了故宫精神

  关于故宫,大家都比较关心文物。当我们津津乐道故宫现有150万件(套)藏品时,却不得不提抗战时期故宫文物南迁的故事。正因为这次文物大迁移,才使得大量文物避免了战火的破坏,也直接导致了“一宫两院”的隔海相望。

  文物南迁,从“九一八”事变后就开始筹备,1932年装箱,决定运往上海租界存放。当走到南京时,有人反对,觉得去租界存放文物,很没面子。两方意见僵持不下,最后,继续运到上海,同时在南京修保管库。1937年底,由上海运到南京存放的文物,又分三路先后西迁避敌。

  第一批走南路,共80箱。从南京到汉口,改用火车运到长沙,在湖南大学图书馆存了5个月,后到贵阳、安顺,最后又疏散到四川。

  第二批走中路,文物最多,9331箱。从南京到汉口,又从汉口到宜昌,再从宜昌到重庆。由于重庆轰炸得比较厉害,以后又疏散到四川乐山的安谷乡。

  第三批走北路,7287箱。从南京用火车运到徐州,从徐州经陇海线又到宝鸡、汉中。在汉中待了一段时间,又运到成都,最后运到四川峨眉县。

  抗战胜利以后,文物开始东归。东归之路很复杂,相对也是比较安全的:先集中到重庆,再分批运回南京。新中国成立后,文物分批北返,1950年时从南京运回第一批1500箱,到1953年又运了一大批。

  抗战期间,故宫南迁文物13000多箱,再加上其他单位的文物,数量相当大。其实在二次世界大战时,不光是中国,欧洲不少国家也都进行了文物迁移,但都没有像中国、特别是以故宫为主的这样的文物大迁徙。

  我做了一个比较。在时间上,我们动手早,持续长。美国、苏联是在1941年受到德军、日军攻击后才着手文物档案等的安全转移;在空间上,中国幅员辽阔,古物文物穿越南北,横跨东西,播迁不断;在保护任务上,我们数量众多,欧洲各国的文物转移难度不可与我们同日而语;在保护力量上,投入巨大,集中了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现在,重走文物南迁路,有飞机、高速公路,也走得不容易,何况那时?

  故宫文物南迁和保护是抗日战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全民抗战的生动体现。

  这也直接培育和强化了故宫人视国宝为生命的典守精神。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是一次伟大的民族洗礼。中华民族在救亡图存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进一步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和力量,促进了全民族空前的警醒和团结。故宫同仁在这一抗日洪流中,在保护国宝的实际工作中,在本院已有精神资源的基础上,也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故宫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部分。

  两岸交流

  体现同一个信念

  文物南迁也形成了一个故宫、两个博物院的局面。

  1948年9月下旬,全国战局发生根本变化,南京国民政府准备搬往台湾,故宫南迁文物也决定运台。

  此次共分三批入台,第一批文物由海军部中鼎轮载运,共计320箱;第二批是招商局的海沪局的海沪轮载运;第三批由海军部昆仑号运输,由于舱位有限及军舰停留时间短等原因,已装箱的1700箱文物仅运走972箱。

  许多人都爱问,两个博物院,到底谁的宝贝多?谁的宝贝价值更高?其实,二者各有千秋。

  台北故宫博物院有许多早期的书画。比如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唐代怀素的《自叙帖》、五代赵干的《江行初雪图》等。铜器有宗周钟、毛公鼎、散氏盘等重器,但数量不多,只有5600多件,我们有15000多件。图书方面,他们好书比较多,比如《四库全书》,还有不少宋元版的书籍等。

  我到台北故宫博物院三次,印象很不错。他们坚持弘扬中华文化传统的理念,多年来在办好展览,为公众服务等方面都有突出的成果。比如,为方便游客,展览场所设有母婴室;他们的志愿者队伍已经培养了20多年了,我们才进行四五年;在开发文化产品上,他们也做得很好。

  总体而言,两岸的故宫博物院有着割不断的联系。

  首先,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主要来自清宫旧藏,清宫文物占到92%,北京故宫博物院来自清宫的文物则达到85%。而且,许多文物都互有关联,如郎世宁《十骏图》,两个故宫博物院各藏5轴;仅存的一对西周早期有铭文的青铜乐器,一件阳文的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另一件阴文的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宋徽宗制作的大晟编钟,北京故宫博物院藏6枚,台北故宫博物院藏2枚等。甚至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些文物如唐代怀素的《自叙帖》等精美的原包装盒则留在北京,珠椟相分,令人感慨。

  其次,两个博物院都拥有从1925年至1948年这一长达24年的共同院史。而这24年中,又有16年是文物南迁时期。其三,两个博物院的一批元老级人物,都曾是国宝搬迁中相濡以沫的同事和战友,曾有过深厚的情谊。在地覆天翻的历史转折关头,个人的作用总是微弱的,故宫同仁在去与留的抉择中,道路不同,信念却相同,那就是“和文物在一起”。

  两岸故宫博物院的交流,既是出于我们双方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谋求两岸同胞的共同福祉,同时对弘扬中华文明也有积极的意义。两岸故宫的合作交流本身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刚健、坚韧、包容、和合的意义。

  目前,最大障碍是由于台湾所谓的“司法免扣押”规定,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文物暂不能来大陆。另外,名称载示也影响到两岸故宫博物院直接签署协议,以及对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图片的利用等。但是,这个问题我认为还是会解决的,中华民族总是有智慧的。

  (本报记者吕绍刚整理)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