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谈影视剧创作:我没说过“青春无悔”的话——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betapp2涓嬭浇 文化新闻

梁晓声谈影视剧创作:我没说过“青春无悔”的话

2010年10月29日 14:08 来源:大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记者(简称记):电视剧《知青》主演没有大牌明星,很少作商业宣传,在今天的影视圈中显得有些另类。你想强调的创作元素是什么?

  梁晓声(简称梁):我看现在的电视剧更多的是说故事。编剧动笔前先讲一个故事,电视剧制作方会问:这个故事吸引人吗?怎样才能吸引人?于是编剧考虑去编织一个怎么样的人物关系。现在的电视剧,简直是尽最大限度脱离真实之能事,反映生活本身的影视剧太少。

  我强调我的创作观——更好地呈现生活,生活本身就很有意义和意思。这部剧我想怎么更大限度地贴近生活,呈现生活本身的看点。尤其是今天的生活,很有意义、意思,要去呈现生活而不是编故事。

  文化艺术创作有的是贡品,有的是商品,有的是作品。我跟导演说,我们这个年龄来创作,就要对得起自己。不是为了钱来拍《知青》这个戏,就是要做个作品。

  记:和你之前知青题材的影视剧创作相比,这部戏新的尝试体现在哪里?

  梁:我觉得在知青题材中(从文学作品)变成影视剧的,我(的作品)算是最多了吧。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之前写了,现在又要写,别人对我就有要求,我对自己也有要求,这两种要求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你能做到多大程度的排他性。这个排他性就是说,第一,凡是别人的知青小说、知青影视、知青话剧中存在过的情节和类似的人物关系,我要排除;第二,凡是我自己此前写过的,我也要尽量地排除。

  以现实主义的热忱去写这部剧是创作的初衷。此外,如果只写黑龙江知青,我不写。黑龙江知青只有 40万人,全国有 1000多万知青。如果只是写一个地域性强的形象故事,不能涵盖知青这一群体生活的面貌。所以在这部戏里,我既写了兵团知青,也写了西北插队知青,包括内蒙古知青;既有拿工资的知青,也有挣工分的知青。

  记:如你所说,知青是被运动的一代人,但他们中一些人仍然说“青春无悔”。这段经历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留下最显著的印记是什么?

  梁:我自己没说过“青春无悔”的话,但是我可以理解他们。首先,知青生活让这群城市青年真正和人民在一起了。知青生活在城市,原来只是和左邻右舍、亲朋好友打打交道,人民只是书本中的一个概念。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根本不知道。知青用十年的时间,看到中国最贫穷的农民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认识到这一点和没有认识到,是很不一样的。上山下乡首先让知青和中国农民结下了很深的感情。

  第二点,知青和人类最古老的生产方式结合过,农民每年播种、收获,农村的生产方式在中国几千年没有改变过。知青感受这样的劳动,心中会产生一种类似敬畏的感情—— 包括对自然、 对大地、对人类的感情。

  上山下乡的十年,知青和农民同劳动、同生活,知青们同劳动、同生活,所以知青间的感情超越了所有同学的感情。这造成了那一代人的特殊关系。我发现这一代人有三个特点:第一,不管今天是什么情况,只要有机会能够召集,就去下乡的地方看看;第二,愿意为下乡的地方作贡献;第三,写的回忆文章充满感情。知青和农民之间、知青之间的感情,曾经温暖过他们,所以会说青春无悔。在创作中我们会着重去表现这些情谊。卞文超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