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漫画/许英剑
【戏剧笔记】
将赴京的时间定在某日,为了要赶在上海错过了的《宝岛一村》的档期。闺密很不理解为什么现在演出票价都恨不得赶上百老汇了,还要再去。“你不是看过了吗?”答曰:“所以才要看第二遍。”
相信很多文艺青年有同样的状况,某次静坐在黑暗的人群中被击中之后,还要再去寻求一遍心里某处被打开了花儿的感觉。日常生活里人有多麻木,就有多需要被触动。
年初看这戏是在上海大剧院,笑了上半场,哭了下半场。黑暗的箱子里,以为有所隐匿,台上的情感却无论外露内敛,都远距离又极微小地沁入了每个人的心中细胞,台下亦如是,磁场共振,第六感神通,无所遮蔽。所有戏剧最终无非是这样寻找着台下的理解、共鸣和交流。得之既成。
记忆是容量有限的,无论是对于生活,还是一出戏。有时候你只记得那是一出好戏,却早已忆不起清晰的情节。而上赶着再去看一遍,实在是仍要寻找那一日的情境,那一日黑暗中自己的内心激荡。
却真的这样去找了。坐在保利剧院。上半场,依然笑,更多的是会心。时代命运的大旗一挥,小人物们不得不前赴后继。从去到宝岛的各色人等登记入眷村起,无非是展开一幅甜酸苦辣的卷轴,性格各异,人物鲜明。赶不上清明上河图的壮观,却似好一幅小小浮世绘。从做戏的角度,成功的是视角,是观察这幅图的姿态,不矫情不审视不盲目慨叹不自怜自艾。每个人都有小小的一份画面,每份命运都平等、认真,呈现出和接受到的是同一种架搭好的桥梁上的平等心和悲悯心,宏观上以万物为刍狗,微观上而又草木皆有情。容易理解和被感触,因为中间的小人物,皆是你我,延伸至身边芸芸众生,情感更能融会贯通。一般地梦想青春,血气方刚;一般地拖家带口,努力谋生;一般地望乡情切,万水千山;一般地悲欢离合,错过重逢……
下半场努力地等待泪水决堤点,却因等待而断了台上情感追踪的原线。每每到了上一场无声痛哭流涕之处,这次却只有泪盈于睫、淡淡动容,仿似接受了命运的导演不再轻易感慨。而这不过一年都不到。
大约是因为已知。知道要错过,知道要重逢,知道所有重逢乃是刀割般的残酷。知道如云怀的是离去丈夫的孩子,知道周宁原来可以爱,爱的是同性的少年。命运击中你,像牙医敲向牙根,像重锤砸上脚踝,像第一次知道心脏原来可以被撕裂……一切是因为猝不及防。因为已知,有了预先的隐忍和旁观的冷静,即便泪水,也是悄悄沁出。
看台上人的命运,受得了离别却受不了重逢。离别都是一般的一去不能再回头,而重逢,却有千万种不同的滋味,掺杂着离别后新的种种经历和记忆,调出不同的五味组合。重逢的重新撞击,溅出的一切早已不复当年的单一之情,让人眼睁睁地看到时光之刀怎样刀刀割花了每个人曾珍视的这些,那些;看命运的翻云覆雨手,怎将一切剪碎成了渐渐随风散去,空留遗憾的余音。
台下,与戏的重逢,也早已不是当日之河流。再找不到初次与戏中人命运相撞的激荡感怀,就如人生只能初见一回,就如今日台上神肖毕现的朱妈早不只是当年唱着《一切如新》的歌手万芳。所以,好戏可以推荐朋友,却不要去看第二遍。和戏同存记忆中的,是当时自己的情怀,如若是好,千万不必再刻舟求剑。新的记忆总是冲淡旧的记忆,心内某刻的好,留存在那儿,不动就好。此理适用于任何感怀过你的奇妙地点美好时光。
戏如人生。相见不如怀念,重逢不如离别。
□杨蕾(东方卫视主持人)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