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raybetapp2涓嬭浇 文化新闻

侯仁之的北京半世缘:校长司徒雷登为之证婚

2010年12月01日 15:42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939年侯仁之与张玮瑛

  侯仁之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曾经评价侯仁之“是中国学术成果最丰厚、最富有激情的地理学家之一”,“是当代地理学的世界级领导人物”。 12月6日是侯仁之诞辰99周年的日子,按照中国人计算虚岁的习惯,这一天正是侯仁之100周岁的生日。侯仁之从20岁来到北京,在北京生活了80年的时间,北京可以说是他的“故乡”。侯仁之一直致力于北京城市历史地理的研究、保护工作,他对于北京的感情是“知之愈深,爱之弥坚”。让我们在为大师庆贺百岁诞辰的时候,也祝愿其成为生活最久的人。现在让我们按照侯仁之先生的人生脚步,去探寻他在北京留下回忆的地方。

  ■北京东站,侯仁之被北京城市建筑之美打动,从此结下了他与北京的半世情缘

  侯仁之生于河北省枣强县,那是1911年 12月6日,不过他一直把北京当作自己深爱的“故乡”。如果追寻侯仁之的人生脚步,他对北京的“一见钟情”始于北京东站,那是1931年初秋,侯仁之20岁。侯仁之的父亲一直想让他将来成为医生,为了这个愿望,他准备将侯仁之送到通县潞河中学高中上学,然后再报考大学。就这样,侯仁之第一次来到了北京。

  侯仁之到达北京的第一个地点就是北京东站。很多年之后,侯仁之还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见到北京东站时的情景:“那是我在中学的最后一年,1931年的初秋,我从南方来,到了北京城,夕阳西下的时候出北京东站,那个东站在前门外的东边,现在搬家了,随着人群走出来灯火辉煌之中,我看见正阳门的箭楼雄伟孤立在那儿,那时候城墙可以看到一个城门,从城东可以穿过去,雄伟的建筑,深厚的城墙,就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就在那一刻,侯仁之爱上了北京。

  侯仁之所说的北京东站,就是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人们俗称前门火车站。这座火车站建成通车于1906年,车站一经建成就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火车站,也是进出北京城的重要门户。我追寻的脚步来到正阳门外原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在正阳门箭楼的东侧偏南,从这个角度看去,雄伟的正阳门箭楼近在眼前。这座老火车站是一座典型的欧式建筑,进入车站内部,顿觉进入了一个高大宽敞的空间。从如此宽大的设计中,可以想见当年这座火车站是多么繁华的地方,熙熙攘攘的旅客在这里擦肩而过,奔向自己的旅程。侯仁之在这里没有过多地停留,因为他的目的地是北京城东的通县,而通县离这里还有几十里的路程。

  ■通县潞河中学和杨梅竹斜街开明书店分店里的《中学生》杂志,改变了侯仁之的人生路

  通县现名“通州”,现在是北京的一个区,而在侯仁之来北京的上世纪三十年代,通县还属于河北省,1958年,北京市界调整,将通县纳入北京市的版图中。通县位于北京城的正东,地处举世闻名的京杭运河最北端,是大运河的“龙头”,素有京东首邑之称。不仅如此,通县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始建于西汉初年,迄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最初称为路县,取水路、陆路交通方便之义。东汉光武帝时改称潞县。侯仁之所要去的通县潞河中学名字中的“潞”字,就是取自通县的古称。潞河中学是通县最好的中学,这所学校历史悠久,它是1867年由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创建的。

  侯仁之在这所学校里如饥似渴地学习,准备按照父亲的愿望,力争高中毕业时考入一所理想的医科大学,将来成为一名济世救人的医生。然而就在侯仁之为了“理想”而努力学习的时候,一个偶然的事情,改变了他人生的道路,那是一本杂志和一篇文章。

  侯仁之在紧张学习之余,很喜欢去北京城里的杨梅竹斜街,因为上海开明书店在这条街里有一家分店,侯仁之喜欢这家书店里售卖的《中学生》。我来到杨梅竹斜街时发现,杨梅竹斜街正处在正阳门外,东起煤市街,西至琉璃厂东街,东北至西南走向,因为是一条斜街,明代称斜街,清时一度称杨媒斜街,清末雅化为杨梅竹斜街沿用至今。北京城的街巷是棋盘式的设计,大多横平竖直,而宣南多斜街,因其地为金中都旧址。元灭金,在中都城东北重建都城大都,城南约在今长安街一线。当时,虽然金中都殿宇皆毁,但仍有遗民居于故地,他们若欲往大都城内,大都是向东北方向行走,进大都城南之丽正门。年深日久,便踩出多条斜街,如杨梅竹斜街附近还有铁树斜街、樱桃斜街与棕树斜街等。

  我站在杨梅竹斜街的街头,街里的景物已无从追寻,我回想起侯仁之对杨梅竹斜街的回忆。那是1931年,日本人在东北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侯仁之回忆到:“同学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宣传抗日,抵制日货,检查日货,军训……但是到了年底,政府再也不许提抗日了。我们想不通……那天,我实在闷得很,一个人去城里,从学校一直走到前门。我是想买一本上海开明书店出版的《中学生》,我非常喜欢这个杂志。我一个人走,心里太烦闷了。当时没希望啊,抗日也不允许了!我们该怎么办呢?也不知走了多长时间,到了杨梅竹斜街开明书店的分店,买了这本杂志回去了。它对我影响太大了!里面有一篇文章,不长,但写得特别好,满腔热情地勉励青年‘不要空谈救国’,要‘到民间去’,‘要把自己的脊梁竖起来,真正去唤醒民众’。那作者的署名是顾颉刚。”

  顾颉刚是燕京大学的著名历史学教授,一位爱国学者,由于他那篇文章的影响,侯仁之有了到民间去的想法。因此潞河中学的校长陈昌佑建议侯仁之投考顾颉刚教授所在的燕京大学历史系。侯仁之与胞弟侯硕之商量是学医呢还是到燕京大学学习历史?侯硕之说:“学医只能给个人看病,学历史可以给社会看病。” 弟弟的一番话,使侯仁之豁然开朗,侯仁之改变了学医的志向,决定报考燕京大学,投至顾颉刚门下,改攻历史。

  ■在燕京大学,侯仁之选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燕京大学是20世纪初北京一所著名教会大学。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燕京大学被撤销,燕京大学的部分学科和校园并入北京大学。

  最初燕京大学在北京城内,但是校园分散而且面积狭小不敷使用,司徒雷登任校长后四处奔走,1921年在北京西郊购买了前清亲王赐园,聘美国建筑设计师墨菲进行总体规划,建造了近代中国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环境最优美的一所校园。1926年,学校正式迁址。

  我来到北京大学,现在北京大学所在地大致就是当年燕京大学的校址。进入北京大学,雕梁画栋的建筑呈现在眼前,北京大学以一种典雅之美展示给世人,我心中不禁被墨菲的设计所折服。墨菲对燕京大学的设计,建筑群全部采用了中国古典宫殿的式样。燕京大学校园巧用远山近水之势,以玉泉山塔为对景,精心布设校园建筑,校园之内林木幽深,湖光旖旎,成为西郊一处新的“风景名胜”,人们称它为“燕园”。燕京大学建筑虽然在外部尽量模仿中国古典建筑,但是在内部使用功能方面,则采用当时最先进的设备:暖气、热水、抽水马桶、浴缸、饮水喷泉等等,成为当时最为时尚和先进的大学。

  侯仁之1932年考取了燕京大学历史系,并获得奖学金入学。他在这里学习了4年本科,侯仁之在学贯中西的洪业和顾颉刚教授极为严格的治学训练和启发下,开始了学术研究。本科毕业后,侯仁之应历史系主任顾颉刚之命,留校为研究生兼助教。因“七七事变”爆发,北平沦陷,顾颉刚被迫离校南下,侯仁之转为洪业教授的研究生,这时他的学术思想已向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向发展。洪业教授预感到侯仁之将是一个可以成大器的学生,他对侯仁之说:“择校不如投师,投师要投名师。”他建议侯仁之到英国利物浦大学的地理系继续深造。1940年,侯仁之在洪业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研究生论文,并获得硕士学位。本来按照洪业教授的安排,侯仁之要前往英国利物浦大学深造,但是因为欧战,计划不得不搁浅。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