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姜妍 金煜)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让原著作者、旅加女作家张翎走入公众视野,她的代表作《金山》日前却被网友“长江”在网络上发文指责为“搅拌式抄袭”,把多名加拿大华裔作家英文作品里的细节拿过来引用。
网友指责:与多部加拿大华裔文学作品类似
11月16日,网名“长江”,自称是旅居加拿大多年的复旦学子开了个新博客,并上传了首篇文字“张翎《金山》等作品剽窃抄袭英文小说铁证如山”,在这篇文字里,他认为《金山》在构思和大部分情节甚至细节上,与一些加拿大华裔作家的英文作品完全雷同。他列出的作品包括,郑蔼龄(Denise Chong)的自传体文学《妾的儿女》、李群英(Sky Lee)的《残月楼》、崔维新(Wayson Choy)的《玉牡丹》、余兆昌(Paul Yee)的《金山故事》等。
“长江”在文章里举例说,“《金山》第五、六、七章,围绕着‘猫眼’的故事,与《妾的儿女》中的女主人公外婆‘梅英’如出一辙,身世背景,家庭环境,职业和生活方式,与家人的冲突等一系列细节。例如,书中的丈夫都是身体受伤,不能工作,靠着当妾的女人常年累月在餐馆当女招待养活加拿大和广东的两家人。”
早在这篇博客之前,类似内容的帖子已经在左岸文化、榕树下等论坛被贴出或转载。“长江”说,今年7月曾经把第一篇文章给了方舟子登在“新语丝”上,之后在左岸文化上也被热议。他同时提到自己的本名是Robert L。
出版方:不排除起诉对方侵犯名誉权
作为张翎《金山》一书的出版方,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表达了自己对此事的几个看法,他说这个匿名指控者在帖子中提及的都是文学常识的问题,加拿大华工苦难是公共领域知识,是人人可用的素材,即使同属文学虚构的创作,灵感启示,互相生发,也是文学发展的动力。至于到底有没有抄袭,韩敬群认为这本身是个学术问题,可以由权威机构论证。
张翎已经发函同意由出版方全权处理此事,不排除下一步起诉对方侵犯名誉权的可能。
- 交锋
网友“长江”:愿打国际官司
记者曾经在左岸文化上给发帖人发了站内消息,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回复。昨日“长江”在其博客上贴出了其他媒体对他的两个提问,以及他的回答。在回答面对网友要求进一步指证为何迟迟不发声的问题时,他说因为没有一个合适的可以贴中英对照600页码证据的地方,但是其他独立评论家也已经在准备研究是否抄袭的问题。
他说他希望可以等到张翎的正面回应,但是一直没有等到。“长江”表示,目前已经委托当地的律师事务所,愿意就此事打国际官司。记者昨日给“长江”公布的邮箱发信联系,不过截至发稿时为止,还没有回音。
张翎:在流言面前很无奈
该内容的帖子在左岸文化上被热议时,管理员称曾经于8月8日接到过张翎的来信,在信中,张翎说,“最近非常震惊地发现有人用“‘changjiang’的化名,在贵网上指控我的小说《金山》抄袭了一大批作家。这种以假名/化名方式指控诋毁一个在加拿大知识产权办公室注册过版权的作家的做法,已经完全超出了正常文学批评的范围。”这封信后来被管理员贴出。
本报记者给张翎发邮件询问对这件事的看法时,她回信说,《金山》目前正准备出版英译本,她希望所有牵扯进去的人在读到《金山》英文版时,再做出理性和客观的结论。“人在流言面前,实在很无奈,尤其当指控你的是一个没有真实身份的‘虚空人’关于抄袭,一般的案子都有一个实体的指控者,但此次针对《金山》的指控令我百喙莫辩,因为真正的指控者一直藏在阴影之中。”
据悉,《金山》的英译本已由企鹅出版集团买下,即将在加拿大出版。
- 各方反应
加拿大作家 无法具体评价
本报记者随后联系上“长江”文中提及的两位加拿大作者郑蔼龄和崔维新,两位不懂中文均用英文写作的作家都表示未读过《金山》,无法就具体是否抄袭进行评价。崔维新说,关于这一指责,他是第一次听闻,尽管他也没听说过张翎这位作家。
崔维新1995年的小说《玉牡丹》中,描写了一位年轻华工在修铁路时救了白人工头的命,两人就此成为朋友,白人临死前给华工留下了财产的情节,这一情节被“指控”文章引用为张翎抄袭一证。崔维新说,这样的情节只算是普遍性的情节,就如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世仇家族男女相爱的情节一样具有广泛性,如果有雷同的话并不能算抄袭,不过,他补充道,在他的小说中,这个铁路华工有着具体的形象,比如拐腿,有着具体的称号“猴人”,而白人送给他的财富也有着具体的内容,不是其他,而是金币,这些具体的情节如果雷同的话才可能算是抄袭。
而90年代因为《妾的儿女》获得加拿大总督文学奖提名的郑蔼龄则表示,她听说过一些学者谈及张翎作品与她作品之间有一些类似的说法,但并非是抄袭的指责。
郑了解到指责张翎抄袭一文中有关《妾的儿女》中的情节时表示,所有这些情节都来自她书中,而且都是她和她家庭亲身经历的故事:她的外婆叫“梅英”,两个女儿一个死了,一个和家庭分离,郑80年代的时候回故乡广东寻找母亲,了解了很多家族的故事。所有这些故事均来自第一手材料,全书类似自传体。
她表示,这本书之前,没有人写过类似的关于几代中国移民家庭经历的史诗性小说,但之后则出现了很多类似内容的文学。“我们算是开门的人。如果我的书没有被后来的人研究,我才会感到意外。”她说,在后来的很多文学和学术作品中,都引用了《妾的儿女》的内容。
“如果有人从我已出版的作品中得到灵感,或者我的作品启发了别的创造性或学术性的作品,我对此表示高兴、荣耀且受宠若惊。”她补充道,“如果张翎因为她关于加拿大移民的文学作品获得了成功,我个人可能会从她的成功获益。”
不过,她同时也表示,如果她的作品启发了别的作品,还是希望能够被引用。
加拿大学者 指控不成立
加拿大专事研究华裔作家文学的学者,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荣誉教授陈约翰(John Zhong Ming Chen),得知此事后,对中文网站上张翎抄袭指责来源进行了仔细研究,分析出其中六类指责,也整合了文中关于“内容、情节、人物、结构”的四类抄袭指责,并将这些指控所列与华裔作家们的英文原著以及张翎的中文小说进行了比较,最后,他也参照了自己此前关于加拿大华裔作家的研究论文,其中一些有关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作家之间的互相影响,“根据我几天的研究,我很自信地得出结论,对于张翎的指控是不成立的。”
他还举例说,他曾经研究鲁迅作品对华裔作家余兆昌的影响,并算不上抄袭,此外,他指出指控一文中也存在事实性错误,如郑蔼龄并未获得总督文学奖,只是提名。
目前,就记者所闻,加拿大方面关于张翎抄袭指控的讨论不多,但指控的帖子在不少中文网站上转载,也引起了一些华文网站的反应,文学网站文心社中出现了不少回应的文章。加拿大约克大学语言系副教授徐学清发表文章说,指控张翎《金山》抄袭的文章从理论讲很荒谬,从论证上看没有实据,失实太多,从逻辑上说自相矛盾,他/她的指控根本不能成立。文章认为该文作者混淆“雷同”与同一题材的区别,张翎的小说在细节上和华裔作家们的作品完全不同。在另一篇徐学清的文章中,加拿大华裔作家刘慧琴回忆,张翎曾经采访过她,了解了她源长的家史,而张翎也在《金山》的前言中专门感谢了她的帮助。
北京作协 是无端污蔑
由于张翎同时是北京作协的签约作家,北京作协也于11月18日给她写了一封集体信,在这封信里,北京作协称,“你遭人无端污蔑之事作协已尽知,还望你放宽心,勿因此等人伤心伤身。自古以来,文人相轻,因嫉妒而生仇恨者不知凡几。即以北京作协这方寸之地,亦有多位作家先后被人诬陷。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不足为奇。我们谈论此事时有玩笑语奉上,聊为解颐:一个作家成功的标志是“三上”——被异性看上,被同性恨上,被盗版盯上,张翎碰上这事,说明什么?红了!”信的结尾,北京作协希望张翎能顺气静心,多保重。
- 小说《金山》
2009年7月由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从清末华工方得法远赴加拿大淘金修铁路讲起,详细地描绘了方家四代人在金山的悲苦奋斗历程,以及他们与故土广东亲人的悲欢离合。小说以个体和家庭的命运为切口,将赴加华工的命运引进当地文学视野,被认为是探讨国际大背景下国族身份与认同的重要的史诗式书写。
2010年4月,张翎凭《金山》击败刘震云、阎连科、苏童等提名作家获第八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小说家奖,11月,再获得“中山杯”首届华侨文学奖“评委会特别奖”。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