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浮中悟出为官之道
——评汪衍振《李鸿章发迹史》
李鸿章的一生,伴随着清王朝走过风风雨雨40年,从鼎盛走向衰落,直至灭亡。无论生前还是死后,他都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历史作家汪衍振的《李鸿章发迹史》(上海文艺出版集团发行有限公司2010年11月),讲述了李鸿章“一直被弹劾,谁也扳不倒”的谋略与细节,以及40年稳如泰山的为官之道。
李鸿章从政40年,遭遇创纪录的800多次弹劾,有的是小人告密,有的是上司打压,有的是亲信背叛,有的是政敌陷害,有的是捕风捉影,有的是证据确凿,面对无数或明或暗的对手,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风暴,李鸿章总能从容地走到最安全的地方,一直被弹劾,谁也扳不倒。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宝座上一坐25年,呼风唤雨,权倾天下。李鸿章似乎拥有一种对时局和人心的预判能力,无论对手设下多么阴险而密不透风的陷阱,他总能从容地走到最安全的地方。此刻,读《李鸿章发迹史》,就能更懂官场的风云变化。
李鸿章的发迹,走的也是从书生到带兵官的路子。李鸿章的性格,受曾国藩“打掉牙齿和血吞”的处世原则影响很大。更为重要的是,他创建淮军之初,曾国藩给予了极大的帮助,直接把八营湘军给李鸿章统领,这也是李鸿章创建淮军的班底。之后,淮军成了李鸿章发家的本钱,也是他在官场青云直上的根基。他是这支军队的绝对领导,淮军就是“李家军”。李鸿章所以成为李鸿章,既有时运,更堪玩味的则是其人身怀的种种看家本领。
李鸿章有很深的洞察力,并对时局有明确的看法。1874年,他提出“外须和戎,内须变法”,但由于时代和个人的局限,“和戎”与“变法”都归于失败。他代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英烟台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作为主要谈判人,李鸿章自难逃其咎。不过,在大败之后签订“城下之盟”,战败国讨价还价的余地其实非常有限;而且诸如割地赔款事关重大,最后的决定权其实还是在朝廷手中。
李鸿章不是满人,他在满人统治的社会里,步步高升,能够做到这样,说明他很圆滑。另外,他也很老谋深算,能争取就争取,不能争取的就退一步,比如说慈禧让他去辅佐皇上去,他知道慈禧跟皇上有矛盾,他不干了,他撤了,愿意出国,这出国也是一个借口,但是他也出去了。李鸿章虽然“拼命做官”,精于自保,他却也并没有在戊戌政变中落井下石,大造冤假错案,以洗干净自己,反而有点挺身而出的味道,这就不能不令人心生敬意了。
这,就是李鸿章,一个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徘徊矛盾的人,一个处于夹缝中的人。梁启超称李鸿章为近代史上“当时中国第一人”,并说“吾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也”。只是,李鸿章认为自己不过是个“裱糊匠”。适逢内忧外患,从里到外都烂透了的清王朝,“裱糊匠”将一个破屋(清王朝)装饰一新嘘嘘人尚可。偶有小风雨修修补补也能看得过去,但真的遇到大风雨,破屋必然原形毕露,又岂是一个半个“裱糊匠”所能补补贴贴支撑起来的呢?
张光茫
(上海文艺出版集团出版)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