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省内高校大学生社团邀请,侵华日军细菌战诉讼案原告团团长王选近日连续进行了三次专题演讲。此间,她重提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遗址申遗,认为申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坚决不能搞商业炒作。她坚信,“731”罪证遗址申遗迟早有一天会成功。
为大学生演讲解读“731”细菌战
近日,王选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讲坛为200多名大学生作了《解读731细菌战和对日诉讼》的专题演讲。这是她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之后的第二场演讲。2007年5月9日,身为中国侵华日军细菌战诉讼案原告团团长,王选带领中国的受害者进行了长达10多年的对日跨国诉讼,遗憾的是,这场大诉讼最终被日本最高法院驳回。
为了揭露侵华日军“731”部队的残暴罪行,王选多次踏访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的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陈列馆,她的实证研究让其进入了细菌战研究专家的行列。
2001年8月,她在“九·一八”事变70周年学术研讨会期间曾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提出“731”罪证陈列馆应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然而这一观点时隔9年之后随着遗址保护拆迁工作的启动再度引起广泛争议。今天,王选依然坚持认为“731”罪证遗址应该申遗,不过目前所做的工作还远远不够。
“731”申遗尽可能恢复遗址原貌
王选认为,“731”申遗目前最紧迫的问题是要尽可能的恢复遗址建筑原貌。当年她在参观时,发现侵华日军731部队石井四郎的办公室都被拆了,她感到很痛心,“历史原貌也并不仅仅指的是几座建筑,重要的是在建筑的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王选说。
今年7月,遍布网络的“日军731细菌实验3000余受害者名单确认”的新闻让王选震惊。因为据她了解并事后得到证实,这一说法并不客观准确。“有关‘731’的学术研究应该更加严谨,不能仅仅凭着从日本和平人士提供的一点资料就当作重大发现,历史事实需要用脚踏实地的调查研究去挖掘证实。”王选说。
也是在今年7月,由王选带领组织实施200多万字的口述历史资料整理完成,这是耗时4年多对山东境内2200多名侵华日军山东细菌战受害者所做的田野调查成果。王选认为,学术界对侵华日军“731”部队的田野调查研究几乎是空白,“当年‘731’部队分为8个部和4个支队,这些遗址是否进行了保护?有关资料是否得以收集?相关口述历史是否着手进行?”说这话时,语速极快的王选显得有些焦急。“只有世界一流的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才能满足申遗的需要。”
确保遗址真实性不搞商业炒作
“我们应该知道,‘731’申遗到底还存在哪些差距,是缺钱还是缺内容?”王选说:“弥补差距肯定需要时间,但在这个过程中确保真实性的同时千万不能进行商业炒作,千万不能与商业沾边,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王选非常反对有些地方为了申遗而大建花园式遗址,“那样做,容易被人怀疑遗址本身的真实性。”
哈尔滨“731”遗址周边棚户区改造工作是去年10月启动的,其总体实施方案是拆除遗址保护区内全部非保护性建筑,包括单位和居民住宅。闻知这一消息,王选欣喜,她坚信,“731”罪证遗址申遗迟早会成功。 记者 刘凤梧
参与互动(0) | 【编辑: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