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八大山人,大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他的名字朱耷。其实,八大山人是中国书画史上很有说头的一位画家,他的身世、为人以及画风都带着某种传奇色彩。八大山人的画到底值不值一个亿?《竹石鸳鸯》在他的作品里属于什么档次?记者昨日咨询了多位书画界的业内人士,看了下面的介绍,相信你心中自会有答案。
这个人,是末路王孙
八大山人,名叫朱耷,江西南昌人,是明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明朝灭亡后,他心情悲愤,落发为僧,法名传綮,字刃庵。又用过雪个、个山、个山驴、驴屋、人屋、道朗等号。八大山人是他晚年取的号并一直用到去世。
由于他的特殊身世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使八大山人的画作不能像其它画家那样直抒胸臆,而是通过他那晦涩难解的题画诗和那种怪怪奇奇的变形画来表现。例如他所画的鱼和鸟,寥寥数笔,或拉长身子,或紧缩一团,特别是那对眼睛,眼珠子似乎都能转动,有时还会翻白眼瞪人哩。他画的山石也不像平常画家画那个样子,浑浑圆圆,上大下小,头重脚轻,他想搁在哪里就在哪里,也不管它是不是稳当,立不立得住。他画的风景、山、光秃秃的树,东倒西歪,荒荒凉凉,反映出了他内心深处的悲凉寂寞。
八大山人的号,是朱耷弃僧还俗后所取,始自59岁,直至80岁去世。他在画作上署名时,常把“八大”和“山人”竖着连写。前二字又似“哭”字,又似“笑”字,而后二字则类似“之”字,哭之笑之即哭笑不得之意。 他还有诗“无聊笑哭漫流传”之句,以表达故国沦亡,哭笑不得的心情。
70岁以后的朱耷,生活渐趋平淡,风格转向深涵蕴藉。这位经历了家国之痛、阅尽了人生沧桑,从曾经的天潢贵胄到随时都有身家性命之虞的末路王孙,在颠沛流离中遭遇种种苦劫和世间无常,在这一阶段似乎在书画的挥洒中得到了超越,达到了心境的圆融。而《竹石鸳鸯》,就是晚期这一风格的代表之作。
这幅画,是巅峰绝品
《竹石鸳鸯》构图取对角倚斜之势,上留天头,下着斜坡,画两鸳鸯依偎于巨石之上;右上危壁兀立,上平下斜,有芙蓉扎根壁上,旁见侧出,偃仰敷荣;实景相对之间留空,恍若有万顷碧波,极目难测。分章布白,巧妙取势,咫尺之间,意象萧远。这幅作品作成的时间正是八大山人去世那年(1705年)的春天。当年八月后,八大山人便与世长辞。而留下的这幅《竹石鸳鸯》,则诠释了“少即是多”的绝妙之处,也对清代后来的画家乃至齐白石、张大千的写意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报记者 叶涵
近年部分八大山人作品艺术品投资市场拍卖情况:
《个山杂画册》,2008,西泠印社拍场,成交价2352万元。
《山青水碧鸟语花香》,2008,香港佳士得拍场,成交价3426万元。
《鹭石图》,2008,北京万隆拍场,成交价3300万。
《瓶菊图》,2008,中国嘉德拍场,成交价3136万元(不含佣金)。
《仿倪云林山水》2009,北京匡时拍场,成交价8400万元。
参与互动(0) | 【编辑: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