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公里明长城纵贯辽境
2007年5月,我省明长城资源调查工作全面展开。省文物局调集全省业务骨干组建了4支文物调查队,开始全面进行野外调查。普查队员们跋山涉水,风雨兼程,遍查省境内12个市32个县(市、区)的145个乡镇、568个行政村,累计行程2万余公里。与此同时,省测绘局也派出200多名技术人员对我省境内的明长城进行了实地测量。通过艰苦的努力,明长城辽宁段的全貌终于清晰地呈现出来。
核心提示
●辽宁境内的明代长城,史称 “辽东边墙”,是于明洪武年间开始陆续修筑的我国北方“九镇”(亦称“九边”)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调查,明长城在我省境内绵延1000多公里,按照地理、地貌特征,大体可分为辽东山地、辽河平原和辽西丘陵三大区段。
●明辽东长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据险制塞”,形成了夯土墙、砖石墙、山险墙、河险墙和木柞墙并存的长城建筑结构特征。作为完整的综合防御体系,明辽东长城在墙体之外,还配有纵向和横向交叉的防御设施。
“九边”之首
省文物局组织专家编写的《明辽东长城资源调查报告》已经完成,省文物考古专家王绵厚参与了报告的编写过程。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此大规模地对长城资源进行调查,在我省历史上还是头一回。这是一次保护长城的重要行动,它使辽宁境内古老长城的面貌终于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王绵厚介绍说,辽宁境内的明代长城,史称“辽东边墙”,是明代洪武年间开始陆续修筑的我国北方 “九镇”(也称 “九边”)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起点。
关于“九边”,明嘉靖年间兵部主事许论在《九边总论》中写道:“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专命文武大臣镇守提督之。又以山西镇巡统驭偏关三关,陕西镇巡统驭固原,亦称二镇,遂为九边。 ”
从明代的有关记载中可知,继洪武年间徐达修筑了古北口至山海关的“内边”之后,辽东镇是明代“九边”中最早设置的“九镇”之一,素称“九边之首”。它实际的统驭范围,包括东起鸭绿江西至山海关的今辽宁省大部地区。
与“辽东镇”直接相关的明代辽东长城,东起今鸭绿江右岸的丹东虎山南麓,即明代鸭绿江右岸第一堡“江沿台堡”的“邦(傍)山台”,西至今绥中县李家堡乡锥子山下的 “吾名口”,即明代山海关外第一堡“铁厂堡”。西部以“榆关”(山海关)与蓟镇长城相接。
长城的“立体防御”体现在哪儿?
从我省明长城资源调查结果看,明长城的综合防御体系,至少包括墙体、台空、关堡、铺舍等多元结构组合。在没有空战武器的古代,这完全可以算得上是完备的立体防御工程了。
墙体:因地制宜、因地制险的长城墙体,是长城工程的主体。从秦汉以来,它一直是历代长城的主体。其他相关设施都围绕长城墙体的走向设置,并一起构成了世界军事防御建筑领域外延体量最庞大的构筑体系。
台、空:是长城防御体系中的纵深配属系统,其类型分为敌台、烽火台、路台、河空、山空等多种。
敌台又称将台、角台,多设于墙体旁侧或顶部,兼有望、屯守和报警功能。
烽火台:又称烟墩、烽燧,一般设在沿墙内外和腹里关要地点,多取高阜险扼之地,平面有方、圆两种,结构分土、石、砖筑等多种。其功能为“昼举烟、夜举火”,为长城沿线的重要传警系统,上有少量驻兵,以调度大批戍卒行动。
路台:是连接长城防御体系中的交通关隘和交通干线上的戍警设施,具有连接腹里卫、所、关堡的纽带作用。
河空和山空:是与河险和山险“隘口”对应地设在交通要冲和山谷要隘关险上的营铺、哨卡或将台。
关堡:是关城和堡城的总称。
按实际功能分为两类:
其一关城,又称关隘,是设置于辽东边墙“三面环夷”的险要处或交通关键处的关城,兼有军事防御和控制边内外交通及“马市”贸易的双重作用。关城分为内关和外关,均坚固城池、驻守兵力。
其二堡城,又称边堡,分大、小两种。小的堡城为边墙沿边的小型屯兵点或屯粮(器械)所,一般三五里一座。大的堡城,控制边墙沿边的枢要处,屯有重兵,并分属各卫,由参将或把总统辖。
整个辽东边墙共设有较大边堡百余座,这是防御体系中直接策应和调配守边将士的重要设施,是连接卫所与边台等基层指挥机关的中枢机构。
交通驿传:辽东明长城从整体防御体系看,除了在辽东总兵下由沿边各卫分领堡城以及堡城分辖所属关堡、台空外,交通驿传的城堡也是其中重要设施。
辽东镇二十五卫皆设交通驿路与驿城,它们与驿站、递运所、铺、亭、路台等构成了与关堡交错的“传烽”和运输系统。
辽东边墙的12个主要关城和关隘,其本身就是重要的交通要镇或驿站、贸易通商的关口。这些平时服务于商贸、信使往来,战时服务于传烽、军遣的交通关隘,在长城综合防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辽东明长城之兴废史
省文物考古专家王绵厚介绍说,辽宁境内明长城的修建与明代 “九边”的防守形势密切相关,依此辽东明长城的修建可分为3个历史阶段。
始建于明正统年间,毕恭为筑墙第一人
辽东长城最初修建于明英宗正统年间。它的修建,首先与明代建国后北方“三面濒夷”的防守形势相关。
明成祖于永乐初年迁都北京,明王朝的政治中心北移,沿北方“九边”塞外居住的西北鞑靼、北部蒙古朵颜等“三卫”和东部的女真,便自然成为明代“九镇”防卫的主要对象。
明初,实行内宫(太监)、总兵与巡抚共理边政的制度。永乐三年(1405年),明政府设总兵官镇守辽东,永乐四年 (1406年),命太监利顺出镇辽东。这些举措,标志着辽东军事地位之显要以及辽东镇防守地位的上升。
辽东长城到底是何时开始修筑的?王绵厚分析说,在《明宪宗实录》中首次提到筑“辽河内边墙”,“自永乐罢运后,筑边墙于辽河之内,自广宁东抵开原七百余里。 ”
这一“实录”内容引自明宪宗成化年间辽东边将邓钰的奏疏,其中提到最早修筑“辽河内边墙”是在“自永乐罢运后”,这应该就是辽东长城修建年代的上限。这在清康熙年间杨宾所著的《柳边记略》中得到了印证。该书讲道:“(辽河套)明宣德以前皆属边内,自毕恭立边墙,遂置境外。 ”
根据《辽东志》及其他史料记载,定辽卫指挥毕恭是修筑辽东边墙的第一人,始于正统二年,最先修筑的是辽河河套地带的“广宁(今北镇)至开原”段。
史迹遗存证明:成化至嘉靖年间曾增筑
辽东明长城修筑的第二阶段,集中在明成化至嘉靖年间,包括对正统年间边墙的补筑以及对辽东山地长城的增筑。
成化三年,明军分三路打败建州女真后,为筹边计,由辽阳副总兵韩斌主持修筑了从辽东抚顺 “东洲堡”至本溪“草河堡”共“十堡相属千里”的辽东边墙。
“十堡”即东州、马根单、清河、碱场、阳、凤凰、汤站、镇东、镇夷和草河。
与此同时,开原守备周俊又开拓了“柴河抵蒲河六十余里”的辽东长城段,主要经由开原镇北堡到铁岭间。
至此,辽东边墙从开原“镇北关”至“凤凰堡”、鸭绿江一段的辽东段基本完成。
此后,又有开原兵备道黄云增设开原“永宁堡”,铁岭“镇西堡”、“彭家湾堡”和“白家冲堡”,连接四堡的边墙计约200余里。明辽东边墙的辽河套段、辽西段和辽东段至此基本完成。
鸭绿江右岸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修筑的“江沿台堡”和山海关以北锥子山下的“铁厂堡”,为辽东边墙东、西两端的标志。
从成化至嘉靖年间,辽东段长城的集中修筑,保证了辽东地区半个多世纪的安定。
明成化到嘉靖年间对辽东边墙的修筑过程,现在除文献记载外,尚存刻石文字等史迹遗存可以证明。其中主要有宽甸满族自治县灌水乡柏林川山谷中“成化三年钦命”的石刻文字,刻有 “成化五年五月镌记”的辽东长城“阳石”,明确记载修筑阳门的“成化七年中秋立”堡城匾额等珍贵文物。
这些史迹遗存,印证了从明成化三年、成化七年至嘉靖年间,辽东边墙第二期集中修筑的史实。
万历年间补筑,可惜挡不住后金铁骑
成化三年明军大破建州女真后约百年,至隆庆、万历年间,建州女真部又重新强大起来。
为防御建州女真,时任辽东总兵的李成梁、兵部侍郎汪道昆提出了六堡迁建的“辽东展边之议”。即移“孤山堡”于张其哈喇甸子,移“险山”等五堡于宽甸、长甸、双墩子、长岭、石散五处。
“展边”奏议获准后,从明神宗万历元年至万历六年间,对辽东“宽甸六堡”的拓筑基本完成。六堡的名称为孤山新堡、新奠堡、宽甸堡、大奠堡、永奠堡和长酋堡。
移筑辽东六堡,使屯边范围在鸭绿江右岸向北移了100至200里,部分解决了当时的军屯问题,并将边墙防御的前沿推进到了靠近建州女真腹地的所在,从而增强了从辽东东西两翼防卫女真的能力。
与此同时,辽东全镇又修葺了百余座城堡,还有铺城、路台、烟墩、山城、边墙、路壕等。辽东、辽西的台墙也得到了修筑,长度近800里。
此次我省组织长城资源调查,普查人员在绥中县高甸子乡顺山堡东台山烽火台的石壁上,发现了“庚辰(万历八年)岁建”的刻字,这反映的是万历初年对整个辽东边墙系统最集中的一次修缮行动。
万历三十七年,有鉴于辽东边务废弛的实际情况,由当时辽东巡抚熊廷弼等主持,明政府对从鸭绿江到山海关的辽东长城进行了最后一次修缮。
但时隔不到10年,建州女真努尔哈赤部崛起,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八旗劲旅首先突破了辽东边墙的抚顺关和清河城,并将二城拆毁。至此,“九边”之首的辽东全线弃守,辽东边墙实际上在这一刻便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明朝将防御重心放在辽西没有错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决定把辽西设为防御重点。
从北京过来的长城与从山海关过来的长城,及从辽东过来的长城之所以在小河口附近的锥子山交汇,是因为小河口的地理位置在当时至为重要。
被誉为“京东首关”的九门口水上长城离小河口只有8公里。
如果把北京城视为京师防御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那么八达岭、居庸关就是第二道防线,山海关、九门口、小河口则是第一道防线。
明朝在文治武功方面远不如汉唐,其疆域也远比元朝要小,且外患不断。当时的统治者为确保“江山社稷”,把防御重点放在辽西,是从长远的战略角度出发而做出的决定。
后来时局的发展证明这一战略选择是正确的。明末很多战事都发生在这一带。
因此,从某方面讲,如果没有明朝对辽西战略位置的清醒认识,并举全国之力,在长达200年的漫长时间里重点建设北京到辽西包括山海关长城的防御体系,那么历史也许将会以其他的面貌展现。
在经历了600年风风雨雨之后的今天,记者站在小河口南边山上向四周望:长城从南、东、西三面会聚至此,城墙上的72座敌楼、烽火台宛如72尊明朝将士雕像,默默伫立,似乎在回忆着那段动人心魄的沧桑历史。
东经124°30′56.70″、北纬40°13′19.10″的丹东虎山被确认为明长城东端起点
“鸭绿清江水,巍巍虎山头。长城从兹始,万里壮神州。 ”1990年的冬天,我国文物、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写下了这样深情赞美虎山长城的诗篇。在被确认为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后,丹东虎山很快便名满神州。2009年9月25日,“万里长城东端起点——虎山”的标志揭牌仪式在虎山举行。
虎山周围发现20多处烽火台
明长城的东端起点到底在哪儿?这个问题过去一直存有争议。
在此次长城资源调查过程中,我省普查队员仔细考察了虎山地区的长城,结合考古发掘成果,正式确认辽东长城的东端起点在丹东市虎山,并得到了国家有关权威部门的认可,从而推翻了一直以来“明长城东起山海关”的“成论”。
今年秋天,记者赶到虎山长城进行实地踏访。
远远便可看到虎山——它是突起于鸭绿江边的一座孤山。丹东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海介绍说:“虎山视野非常开阔,有利于防御,或许这也是古人选择在此地修建长城的原因之一吧。 ”
虎山西临河,北为低矮山岗。在它的东侧,有两座高耸的山峰,状如虎耳,虎山的名字由此得来。
虎山并不高,海拔只有146.3米,但是山势却很陡峭。
王海向记者讲述,虎山脚下的村庄原来叫虎山村,后来改名为红石镇,现在又改回叫虎山乡了。
虎山长城始建于明成化年间,是为抵御建州女真部侵扰而修建的。
经考古调查和发掘发现,虎山长城原先曾设有完整的防御设施,但是因为历史久远,现在仅有少部分还保存较好,多数地面建筑已坍塌损毁,仅存残基了。
这次长城资源调查中,在虎山周围发现了20多处烽火台。如虎山东山烽火台、大顶山烽火台、老边墙西山烽火台、真台顶烽火台等,同时还发现了虎山窑址等一些珍贵的历史遗迹。
从调查结果看,这段长城的烽火台多建在高山顶部,视野开阔,构筑方法多样,以内填土外包石、顶部砌砖的构筑方法较为常见,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利用自然山体内填土外包石的烽火台、敌台,此外还有少量毛石干垒成的烽火台和敌台。
国家确认明长城东端起点在虎山
2009年4月18日,在北京八达岭长城,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共同发布了关于我国明长城的最新调查成果:明长城全长8851.8公里,东起辽宁丹东虎山(东经124°30′56.70″,北纬40°13′19.10″),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6个县域。
正式确认明长城东端起点在丹东市鸭绿江边的虎山,这是我国关于长城考古的一项重大发现。
记者了解到,这一发现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是经过长期艰辛的考古工作才取得的成果。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各级文物工作者就开始寻找长城起止点的准确答案。
上世纪80年代初,丹东市文物局进行文物普查时,在虎山及以北宽甸、凤城交界一线,发现了虎山南北存有连绵不断的墙体和墙基,初步提出了“万里长城绵延丹东”的论点。
为进一步确定明长城东端起点的具体位置,自1990年以后,我省及市文物考古工作者联合组成了长城考察组,进行实地考古调查。他们跋山涉水进行野外考察,终于在虎山发现了明长城东端起点的遗址。
虎山南坡山脚下有一座大型台址,上为夯土台基,下为早期复杂砌石遗址,这便是长城线上的第一座台址。
据史书记载,此处为明长城东端起点的第一个敌台 “邦山台”,延伸的长城墙体有1000多米,沿线有墙台5座。在东西两座山峰间的山坳里,发现了石砌的长城墙体。
从虎山村向北,长城墙体沿低矮山岗呈土垄状蟠行。此外,在虎山上还发现烽火台3座,台址有圆形和方形两种,残存高度都在1米以上。在虎山西侧山峰上,还发现军事营房遗址一处,现存有石砌火炕及灶址砌石。
这些遗迹的发现,弥补了文献记载的不足,为认定明长城东端起点、经行线路和建筑结构提供了宝贵翔实的第一手考古资料。
在考古调查和发掘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发现了许多明代遗物,有明代青砖、灰色布纹瓦片、瓷器残片、缸胎器残片和军事装备铁箭头、铁刀、铁甲片等等。
经过细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虎山长城为万里长城东端起点的结论被最终认定。
清朝的封禁政策“遮蔽”了虎山真相
这一重大考古发现,还历史以真实面目,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明史·兵志》中就曾有如下记载:“终明之世,边防慎重,东起鸭绿,西至嘉峪。 ”但是在此后的几百年中,虎山长城却逐渐湮没无闻了。
专家分析说,虎山长城之所以一直游离于大众视野之外,而山海关是明长城东端起点的说法一直被当作成论,其中的因由与清代实行“封禁政策”密切相关。
包括虎山长城在内的明辽东镇长城,功能主要是防备女真各部。然而满族入主中原之后,为“保存祖宗发祥之地”,清朝廷限制其他民族的人进入盛京以东地域而修筑了 “柳条边”,在兴修“柳条边”时,包括虎山长城在内的大部分辽东长城被拆除了。所以在这一时期及以后的文献记载和地图中,“柳条边”便逐渐替代了辽东长城。在清代官修《盛京通志》中的《舆地全图》上,就未标注辽东长城,而是强调了“柳条边”。
虎山长城的地表建筑大多已损坏,难寻踪迹;而山海关城楼上,“天下第一关”的巨大匾额举目可见,这也使得 “山海关是明长城的东端所在”这个错误说法一直流行。
为啥说锥子山“三龙交汇”是长城之宝
下丰上锐、远望如锥的锥子山就像是一个硕大、天然的“敌台”,由东、南、西三面而来的长城齐聚于此,从而形成了“三龙交汇”的壮观场面,这在万里长城全程中是绝无仅有的一处胜景。
防御体系中最重要的一段
“三龙交汇”所指的是什么?
绥中县文物管理所副所长王建华向记者作了介绍。他说,通过这次长城资源调查,明确了锥子山为明长城的分界点。锥子山长城属于蓟辽长城,其山之南、西是蓟镇长城,东面为辽东镇长城,三条长城线在锥子山地区聚集,从而形成了明长城“三龙交汇”的壮观场面。
三条长城宛如三条巨龙,穿行于险山峻岭间,在锥子山上呈“丁”字形会聚。王建华说:“由锥子山向西去的那条长城是蓟镇长城的主干线,由锥子山向南去的长城穿越群山,经九门口直达山海关,由锥子山向东延伸的那条长城就是起于虎山的辽东镇长城。 ”
眼望虎踞龙盘、气势磅礴的长城奇观,不禁令人有豁然开朗之感。
锥子山长城是辽宁境内明长城的最西端,位于葫芦岛市绥中县西部的永安堡乡。
据介绍,这一部分长城沿燕山山脉东部余脉修建,主要以石墙、山险墙和山险为主,同时又辅有敌台、烽火台、堡城等,共同组成了严密的防御设施,是明代辽东长城防御体系中最坚固、最重要的部分。
经考察测定,锥子山长城全长14.196公里,全部在绥中县永安堡乡境内,整体走向从东向西,最东端是起于永安堡乡獐狼铳村小山口屯北黑洞沟的金牛洞段长城,向西依次是鼓山段长城、石匣口段长城、蔓枝草段长城、椴木冲段长城和最西端的锥子山段长城,在锥子山的山顶与南向来自于山海关、西向去往嘉峪关的蓟镇长城相衔接,在锥子山形成了“三龙交汇”的长城奇观。
万历年间修建的墙体保存完好
长城资源调查过程中,在锥子山长城的石匣口段起点,发现一处上有“万历元年(1573年)九月十二日立”字样的鼓山长城题刻,另在椴木冲段长城墙体上发现“椴木冲楼题铭记”,年代为“万历五年(1577年)闰八月吉日立”,由此可推知锥子山长城是在明代万历年间修建而成的。
记者看到,锥子山长城大部分墙体保存现状较好,只有少量墙体损毁或消失,总的来说整体结构和连续性都不错,清晰地反映出了长城的原始风貌。
锥子山段长城所经过地区地势险峻,地理环境也很复杂,有陡立的山体、平缓的山坡和河谷平地等。
古代劳动人民在修建长城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利用了大自然赐予的各种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据险制塞”,令后人叹服。
连接辽东与中原的纽带
锥子山长城是明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辽东地区和中原地区的纽带。历史上,锥子山长城起到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掠扰、保卫中原地区安定的军事作用。
从军事角度看,锥子山长城的战略布局十分完备,因为它不是一线排开简单孤立的城墙,而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将军事重镇、关城、隘口有机地联结了起来,沿线还设立了堡、敌台和烽火台,互为犄角之势,构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
一旦外敌来犯,守军立即点燃烽烟报警,数小时之内消息就可以传到千里之外,使本防区、相邻防区甚至朝廷中枢都可以快速掌握军情,集结兵力,及时组织有效的抗御。
在锥子山长城沿线的村庄,现在还流传着许多有关长城的民间传说,情节生动,人物鲜明。敌台上的艺术雕刻、描摹戍边将士的摩崖石刻、记载修筑年代的碑刻等都为后代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当然,锥子山长城还为未来的旅游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雄伟的建筑、险峻的山体、茂密的森林、原始的景观,无不显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醇厚的乡土气息,淳朴的民风,远离闹市喧哗的乡村食宿,这一切都是吸引游客的强力磁石。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