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从荧屏到银幕,从剧院到博物院,从舞台到广场……今年的元旦假期,文化市场格外火爆。既有跨年演唱会这样的新时尚,也有免费演出等惠民之举。
然而,文化市场的蓬勃发展,掩盖不了文化资源分布不均的事实。不仅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存有文化落差,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所能享受的文化服务也有不小差别。在欢呼成绩的同时,还需冷静思考:如何坚持文化的普惠性。
收视飙高
跨年演唱会成“新宠”
今年元旦假期,电视屏幕相当热闹,特别是各大卫视推出的跨年演唱会,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0年12月31日晚,包括央视、湖南卫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等在内的10余家卫视频道同时开演“跨年演唱会”。它们大多明星云集、舞台华美,使出各自的撒手锏。观众在跨年夜的荧屏上有了更多选择,许多年轻观众大呼过瘾。跨年演唱会的概念在内地电视圈近几年才流行起来。与传统的元旦晚会相比,跨年演唱会的表现方式更加新鲜、刺激,很快成为不少卫视的“新宠”。
不过,大手笔的背后是跨年晚会的庞大投资。曾有媒体保守估算,这些演唱会的预算加起来已超过两亿元,其中深圳卫视宣称总耗资5000万,江苏卫视宣称预算超3000万,青海卫视也有300万左右。
对于各大卫视不惜血本的做法,有网友总结为:大投资心惊肉跳,大明星心潮澎湃,卫视纷纷博眼球,跨年就是玩烧钱。
“绞尽脑汁博眼球、想着法子请大牌”的跨年演唱会,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收视成绩。来自某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当晚最高的收视份额达到了10.29,次之的也有9.34。
但是,与飙高的收视份额同时出现的,是跨年演唱会高度同质化。据了解,尽管各大卫视使出浑身解数推广自己独特的品牌、节目和主持人,避免节目样式单一、雷同,甚至有不少卫视主打国际牌,力邀苏珊大妈、贝克汉姆等国际明星参加。但是看下来,各大晚会不过还是“明星+歌曲”的重复堆砌,真正形式新鲜、内容翻新的并不多。对此,有观众形容 “各大跨年演唱会只是台标不同而已,其他没什么区别。”
专家认为,跨年演唱会的形式单一化与电视资源竞争的局限有关。播放渠道、内容资源的限制加之节目制作思路的高度同质化,跨年演唱会“千人一面”就不难理解了。专家建议:各大卫视不妨在制作节目上思路更开阔一些,用更丰富的内容元素来吸引观众。
票房热卖
电影与演出表现抢眼
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步步升温,观众已经习惯了在假日走进电影院。尤其对于城市居民来说,电影更是文化消费的必选项。在今年元旦的银幕上,《让子弹飞》、《非诚勿扰2》和《赵氏孤儿》等大热影片表现依然抢眼,电影的话题效应还是吸引了不少观众。业内人士估计,电影《让子弹飞》在元旦后票房统计数字极可能超过5亿。
为中国电影成绩锦上添花的,是国产电影的崛起。据统计,今年元旦档期基本被国产电影占据,进口大片放映非常有限,而国产电影票房占比也超过进口电影。
同时,不少小制作电影也都选择在元旦期间上映,意图在小假期分一块市场蛋糕。
不过,电影市场的繁荣和观众对于电影本身的评价似乎并不成正比。有分析显示,在市场繁荣的情况下,一部电影的票房通常可以在节日档期轻松过千万元,但观众的评价可能并不高。电影迷曾小姐就反映,有些电影看完之后让自己 “后悔花钱买票”。然而即便如此,电影依然能够吸引到观众买票观看,依然可以在节日档期赚得盆满钵满。
与电影市场一样火热的,还有文化演出市场。
“现在看话剧的人实在太多了!”元旦期间看了一场话剧后,观众陈女士发出这样的感慨:“这张票还是我费了好大劲才拿到的,现在很多人都习惯假期去小剧院找找乐子。”观众需求的旺盛,带来文化演出市场的繁荣,今年元旦的许多音乐会、话剧、舞剧等演出往往一票难求,观众席爆满。“元旦期间,北京上演的话剧像《混世》、《乌龙山伯爵》等不下十几个,我还有不少朋友去听相声、看舞剧。”陈女士说。
在许多城市,各类新编的戏曲、舞剧、话剧纷纷抢在元旦与观众见面,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仅在北京,就有话剧《至爱》、“鸣乐汇”相声、新年交响音乐会、“五音大鼓文艺演出”等多种演出在元旦初次亮相。
文化惠民
免费展演“给力新年”
除了看电视、看演出,还有不少市民在元旦选择逛书店、看展览、听讲座。各地博物馆也通过特色展览献上节日文化盛宴,比如辽宁省博物馆就推出了“近现代名家绘画精品展”、济南市博物馆推出了“龙山文化古玉主题邀请展”等,受到当地市民欢迎。
随着国家文化惠民工程的推进,很多地方通过举办展览、免费表演等方式给市民提供各种文化服务,把文化惠民做到了实处。各类文化团体也选择在节日期间回馈市民。
比如,江西南昌为市民开出元旦“文化菜单”,通过在公园、景区戏台安排游园、歌舞演出等活动来吸引市民参与,满足不同的文化需求;海南眼下正逢旅游高峰,海口开展“文艺演出下乡”等活动,准备了百场电影进到社区、下到工地;元旦期间,北京16个区县共开展图书推荐、讲座、展览等多种惠民文化活动199项;跨年夜,上千名广州市民聚集在中央园林音乐喷泉广场,享受免费的新年露天音乐会;同时,江苏组织了以“贴近百姓文化惠民”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举行了近百场免费或低价的精彩文化展演,江苏省演艺集团还推出了最低票价仅10元的“给力新年”演出季,受到群众欢迎。
不过,由于目前全国文化资源并不均衡,导致了大量的演出、展览等文化活动分布不均的情况。一些市民表示在自己生活的地方,很难找到心仪的文化消费项目。有位天津网友在微博上“抱怨”道:“我想看昆曲,可是天津没演出啊,总不能就为了看场戏还要跑去北京吧!”
同时,大量的文化资源集中于一线城市,相比之下,小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文化体验往往只意味着电视屏幕和遥控器。中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文化消费差距更是明显,不少中西部城市在元旦期间的演出市场有些冷清。家住兰州的大学老师孙平表示,自己在假期可以选择的文化消费项目非常少,今年元旦,他就只能是“无奈地陪儿子逛逛博物馆,算是帮他复习历史课”,语气里满是落寞。
另一个问题是,现在的文化消费项目大多针对年轻受众,适合儿童、中老年的项目非常少。家住上海的张阿姨就反映,一到节假日,自己反倒“更没有地方去了”,因为剧院、电影院、音乐厅等文化消费场所安排的节目,大多适合年轻观众,留给像自己这样“不爱闹腾”的中老年人的演出选择很有限。
本报记者 杨宁
参与互动(0) | 【编辑: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