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媒体评论:美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何时来中国

2011年01月21日 09:18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7日开始,一则60秒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在纽约时报广场户外大屏幕播放。接下来4周,这则宣传片每小时播放15次,总计播放将近万次。另外,浓缩为30秒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也于17日起,通过CNN的各个频道向全球播放。(1月20日《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一评:

  中国首部宣传片选择美国,并以屏幕广告和电视广告的方式播出,似乎表明了中美两国在独特的竞合关系中各自微妙的角色差异。需要向别国展示自己形象的何止一个中国。既然中国注重国家形象的宣传,美国何尝不需要国家形象宣传?既然这方面“后知后觉”的中国的国家形象宣传片都已飘洋过海,美国的国家形象宣传片何时也登陆中国?

  但在刚结束的上海世博会,美国馆既无科技展品也无城市风光片,连个馆章也懒得造,而以两部宣

  传美国社区合作精神的短片“应付差事”。可能的解释是,美国不需要国家形象宣传片。因为美国的“身影”无处不在。

  再回到上海世博会美国馆,两部貌似“应付差事”的短片却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气势,它印证了“一流企业卖观念”的说法。现在中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很快,但“中国制造”远没有成为“中国创造”,没有架设起品牌输出的高速公路。在美国开始玩“巧实力”的时候,我们的“软实力”依然在路上,还没有形成与综合国力相称的“软实力”输出能力。 (高永峰)

  华西都市报再评:

  美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何时来中国,是一个伪问题。我们身边并不缺少美国文化的日常意象:在美国大片和“时令美剧”里,在遍地开花的洋快餐里,在桌上的碳酸饮料里,甚至在电脑上打出这几个字时,你电脑的处理器都可能打着隐形的美国烙印。

  只是对此我们已习焉不察,而这种“司空见惯”正是一种文化渗入一个社会细胞里的表征。那么,我们何时能像这样向外输出自己的文化,植入自己的形象?回答这个问题前,首先要改变当下“无山寨,不销魂”的文化尴尬。神州无处不“山寨”,并不表明我们创造力

  强,因为祛除表层的风光,你看见的只是一些自慰式的发展幻觉。它不代表创造,反让我们摄入了慢性毒素三聚氰胺。

  “山寨文化”,是一种伪文化,甚至带有反文化的印迹。是消费文明下的一种过度消费现象,也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对“山寨产品”的低级模仿和消费是短视的,它会反噬自身创造性,导致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干枯恶化。没有文化创新的拙劣模仿,只能生产一些不伦不类的洋泾浜。在这样的尴尬里,美国何时来我们这里推销形象宣传片,就只能是个苦涩的问题。

  (李晓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