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山清水明小村庄,虽贫穷闭塞,乡亲们倒也安宁相处,日子过得虽然如死水一般,倒也透出民风的古朴,不时还见出些许温馨;然而,这个名叫“古炉村”的几十年如一日的安宁在上世纪60年代的某一天终于被打破了,原本和睦的村民们貌似捍卫某种神圣实则或稀里糊涂或为了一地鸡毛般的蝇头琐事而成了对立的两派兵戎相见,各色人等粉墨登场,一出出荒诞不经、光怪陆离的闹剧轮番上演……这就是作家贾平凹在他的长篇小说新作《古炉》中呈现于读者眼前的那一场场一幕幕。
贾平凹曾经说,古炉村里的人人事事,几乎全部是他的记忆,而正是这些控制不住的记忆,逼迫着他有了要写出来的欲望。其实,这样一种写作的欲望还不仅仅只是由于记忆的冲动,更是因为长期以来困扰着贾平凹的一个问题所引发,那就是“曾经的一段时期,似乎大家都是‘文革’的批判者,好像谁也没有责任”。于是,那场浩劫就“只留下了一个恶的代名词:‘文革’”,而古炉村这段令贾平凹挥之不去的记忆就恰恰成为他探寻这个问题答案的入口。
关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那场十年浩劫,学界也包括文学界对它的反思其实一直都不曾停止,但这种反思多是停留在政治层面,诸如社会的民主与法制建设,这当然没问题。而贾平凹在《古炉》中的反思则将这种反思从政治层面推进到了社会层面。如果说,民主与法制的缺失是那场浩劫得以发生的上层原因,那这样一种疯狂又是如何得以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迅速蔓延并且愈演愈烈呢?高层的发动如果没有一呼百应的广泛的社会基础也很难想象能有后来那样的全面疯狂。因此,只有政治反思与社会反思的相结合,才能在完整的意义上全面而深刻地反思那场浩劫。
在许多文字留给人们的印象中,那场浩劫多是狂热的、暴力的甚至血腥的,这不能算错但又似乎不止于此。看看贾平凹笔下的古炉村,间或虽也有疯狂与暴力,但更多的则是世俗的、愚昧的甚至是搞笑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更多的还是安宁与穷困,即便是疯狂与暴力,也多是荒诞与戏谑,绝非想象中的大义凛然般正义与邪恶的搏斗。更由于这是文学家用小说形式在进行反思,古炉村那里的乡风民俗、世态人情都被贾平凹描摹得丝丝入扣、细致入微。洋洋64万字的篇幅,不动声色地沉浸在这样的叙事基调中,倒是应合了本文标题之所示:于无声处见波澜。起初不解,后来一细想,这正是那场浩劫得以风起的社会基础,倘若都是那样的明明白白,又何以能够疯得起来?这也正是贾平凹和他的《古炉》高人和过人的魅力之所在。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