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记忆里的罗哲文先生:水滴里的阳光

2011年01月31日 16:50 来源:人民政协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水滴里的阳光 

  ——记忆里的罗哲文先生

  本文所描述的只是罗哲文先生普通的一滴水珠,但这水滴里折射的阳光,却是那么温暖,那么润泽,同时又是那么灿烂,每每忆起,便带给我们微笑,带给我们长久的感动。

  2007年我在全国政协挂职期间,文史委办公室安排我承办了一次调研活动,主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除文史委委员外,调研组还邀请了相关的专家同行,罗哲文先生便是其中的一员。

  先生时年82岁,个子不高,身材清瘦,背些微有点弯,面容沉静和蔼,走在人群中是再平凡不过的一位老人。

  出发前,为便于工作,我对调研组的成员都大体作了了解,但一个人的人品和人格只有近距离细微接触才能感知,那是文字中体现不出的。

  调研的主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同时也看了一些国保级地面文物。这些文物先生大都看过多次,甚至几十次上百次,有的先生还亲自参与了修复或修复方案的制订。调研中只要有重要的古建,当地的文物工作者、分管相关工作的领导,都对他非常熟悉,总是簇拥着他,热烈地跟他讲着什么,罗老总是微笑着听讲,偶尔插上一句两句话。在河北保定直隶总督署,是我第一次关注到先生。总督署的管理人员跟随在他左右,指给他看新的维护点,或新安排的文字、文物展示,告诉罗老近期的保护工作打算。亲切交谈的情景,熟悉得如同家人一般。

  先生是调研组最年长的成员,其他成员都对他尊重有加。但紧张的十几天行程走下来,他都按日程行动,与大家一样守时,以82岁高龄,从来不让别人照顾。

  先生有一位助手同行,我很快发现,他的这个助手除了处理工作相关的事务以外,整个行程都十分悠闲。每次启程,先生都是自己整理好行装,把行李提出来。出行时他不需助手跟随左右,就餐不要照应,甚至他笨重的摄影器材出门时也从不假手于人。一开始,大家总有意无意想去搀他一把扶他一下,帮他拿个东西之类的,他总是说不用。有一次中午用餐,他来得稍晚,刚好坐在我旁边,我看他挑好了菜坐下来,知道他一般会喝点酒,便起身准备代他去拿。先生马上说,我自己来,并站起身来。后来,大家都习惯了不再特意关照他。

  有一次,我无意中听到他在跟一位委员聊天。委员说:“罗老,以后别再骑车了。”先生捋起裤腿,看了看膝盖上的还未掉的一块伤疤,笑了笑,没有说话。原来他前不久骑车跌了一跤。

  我私下对先生的助手说:“跟罗老也太轻松了吧!”助手回答,罗老一向都是这样,生活上的事能自己做的从来都自己做。

  一路之上,与先生“相关”的古建很多,他经常成为大家的照片中与国保级古建一样重要的背景。

  参观河北定州的开元寺塔,大家进了院子就很快有了一个重要发现,塔前有一石刻“中华第一塔”,是先生亲笔题写的。原来这塔曾塌了半边,危在旦夕,是先生主持修复的。经过一上午的奔波,先生可能有点辛苦,没有下车,结果见大家满世界地找他,他就笑呵呵走下来,一一满足了包括河北随行人员在内20多人的合影要求,并且始终很“敬业”地保持着满面的笑容。登塔下来,我觉得这塔并不见得十分精美,就向他请教:“中国有那么多塔,为什么称它为中华第一塔呢?”先生未见烦于我的无知与冒昧,耐心地回答:“因为它最高啊。”

  一路之上,先生经常被大家烦请,但他却从不麻烦别人。参观时,先生常离开我们这个听解说的群体,脖子上挂一个相机,手上拎一个相机,到处转悠,拍照片。通常是别人未到他先到,但有时候他还没拍完大队人马就来了,他就在旁边静静等候,等到人慢慢散去再接着拍,从不打扰大家,麻烦别人。

  只有一次,参观河北保定古莲花池,有一个景点“小方壶”大家都十分喜欢,纷纷在那里拍照。我看人多拥挤就走到临水的护栏边,发现了正在护栏边找角度的先生。过了有十来分钟吧,我们的队伍才陆续过去,偏又来了一对小夫妻,大概也是喜欢这个雅致的充满书卷气的地方,两个人一左一右倚在的歪脖树上情话缠绵起来。我一看大部队已走了很远,那两人一时没有走的意思,先生还气定神闲地等待在那里,就走过去问先生:“您是想拍一张资料照片吧?”先生笑了笑,我就说:“我去跟他们商量一下。”没等先生回答我就走了过去,小夫妻听我说老先生拍资料,马上很理解地走开了。

  这是先生行程中唯一一次对别人的打扰,还是被动的。

  生活中常听人说长者风范,大家风度,说的应该就是先生这类人吧。

  在河北石家庄的毗庐寺,我又看到先生一个人挂着相机,在院子里转,前前后后,左左右右,仔仔细细拍下很多照片,因前一天听一位委员说,这里先生至少来过几十次,我便好奇地走去问到:“罗老,他们说这些地方您都看过无数遍了,为什么还这么辛苦,跟我们一起走呢?”先生说:“百看不厌哪!”

  不知为什么,他当时的神态和语气,让我的脑子里一下蹦出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我想只有对民族、对民族文化爱得深沉的人,才能达到先生这样的造诣吧。毕竟,对于某些领域来说,只有学问,没有爱与责任是远远不够的。

  那次调研距离现在已是好几年过去了,但其中的点点滴滴至今历历在目。

  在先生一生的精彩岁月中,我所描述的只是那么普通的一滴水珠,但这水滴里折射的阳光,却是那么温暖,那么润泽,同时又是那么灿烂,每每忆起,便带给我微笑,带给我长久的感动。

  刘文君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