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少有人知道,“鉴湖女侠” 秋瑾也曾在上海居住。今天的四川北路1515弄(厚德里)就曾是她的寓所,她在此创办发行了《中国女报》。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普通民居,没有被列入任何保护名录之内。类似情形的还有康有为故居、阮玲玉旧居、徐志摩、陆小曼寓所等一大批名人故居。
记者昨天从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历时两年的一项调查报告中了解到:目前上海有155处名人故居未被列入任何保护范围之内;此外,由于法规不完善、缺乏资金等原因,不少名人故居即便被列入保护范围也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不少遗憾无法挽回
上海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但市政协文史委调研发现,多年来,由于“家底”不清,保护不力,已经留下了许多无法挽回的遗憾———
浦东新区南汇地区下沙镇王楼村傅家宅,是著名翻译家傅雷的故居。如今这里损毁严重,原有房屋31间,现在已经被村民私自拆除14间,盖起新楼房。在尚保留的17间房屋中,只有一间为集体所有,其余均为私人住房。
有“嘉定第一状元”之称的嘉定区历史名人王敬铭,故宅本是粉墙黛瓦七进格局的状元府,现仅剩下四进,杂乱地居住着十余户人家,原本宽阔的状元府被分割成为过道和低矮昏暗的居室,天井里还用石棉瓦等搭建了灶间等违章建筑,而当街墙面被“破膛开肚”,一溜开设了快餐铺、理发店、建材店,还有一家寿衣铺。
清末民初中国知名企业家陆伯鸿的旧居,位于黄浦区北施家弄146号,由3幢楼房和两个院子组成。北楼建于1910年,为3层砖木结构,清水砖墙采用的是清朝传统的建筑工艺,但整体结构却是西式的。大门两侧从一楼到三楼均有罗马柱,走廊栏杆系水泥浇注,为民国风格的宝瓶式。第二幢建筑是20世纪30年代最时髦的、美国流行过来的装饰艺术(ARTDECO)风格,钢质栏杆阳台、钢窗,整体造型简洁流畅。现在故居内一片狼藉,一些墙面也被损毁。
位于静安区延安中路913弄的徐志摩旧居,是一幢三层楼的新式里弄,1929年3月29日,泰戈尔再次来到上海,曾住在那里。但如今原址已经被拆迁,只能在这一弄堂口挂个铭牌,作个记号……
名人标准很难界定
上海为何会有这么多的名人故居得不到保护?市政协调查发现,在上海生活工作过的名人非常多,但对“名人”的界定,目前国家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上海市也缺乏相应的规范,造成“名人”界定混乱。目前,保护多侧重于保护建筑本身,即名人故居中有价值的古代建筑和精美的近代建筑。而对于那些建筑不够漂亮、“不值钱”的故居,保护还不够。
“什么样的故居应该保护,由哪个部门来界定和审批,似乎都没有明确的依据和规定。什么名人故居应侧重于保护建筑本身,什么名人故居应重视突出其人文内涵,哪些名人有资格建纪念馆,在实际工作中还无章可循,具体操作过程中随意性比较强。”
此外,由于历史原因,目前上海名人故居的产权形式比较复杂,有些属于公房,归政府所有;有些属于私房,归个人所有;也有些二者兼有;还有些一团糊涂。
另据了解,目前虽然各级政府对名人故居的保护提供了不少支持,但是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些政府部门对于符合标准和要求的名人故居和历史建筑迟迟不申报、不挂牌,唯恐挂牌后影响城市开发和建设。文物部门将名人故居列为保护对象后,有关部门感到与城市建设、旧城改造有矛盾,往往以城建规划配套为由,不予支持或拖延处理。
鼓励投资者参与保护
市政协文史委认为,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涉及诸多法律问题,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要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上海市名人纪念设施管理办法》或《上海市名人故居保护条例》,统一“名人”的划定标准,对名人故居作出相应的界定,对保护的基本思想、原则、主要内容、保护规划的编制与审批程序、专项保护资金的设立、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使名人故居保护工作有法可依。
此外,在各级政府保证经费投入、设立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市政协建议进一步拓宽名人故居保护资金的渠道,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制定出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参与名人故居的保护性开发,争取国内外团体和个人对名人故居保护的援助。
潘高峰 袁松禄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