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竹石图卷》。
兔年春节,“中国美术馆50年捐赠作品大展”令纷至沓来的参观者大饱眼福,为之惊叹。在诸多捐赠者中,有一个人的名字格外醒目——当代著名新闻家、作家邓拓,他捐赠了苏东坡《潇湘竹石图卷》及八大山人、石涛、仇英、沈周等人所作的一批明清精品。
稀世珍宝重现天下
据中国美术馆馆方介绍,苏东坡传世珍品仅两幅。《枯木怪石图》已于抗日战争时期流入日本。《潇湘竹石图卷》为国内苏东坡作品孤本。《潇湘竹石图卷》纵28厘米,横105.6厘米,绢本。图本身有湘中杨元祥之题,拖尾有叶湜(音“时”)、钱复等题跋凡26家。题跋文字3000余言,始于元惠宗元统甲戌年(1334年),止于明世宗嘉靖辛酉年(1561年)。《潇湘竹石图卷》构图奇特,匠心独运,高度的艺术概括使画面充满张力,让人在窄窄的画幅内如阅千里江山,这是以竹石寄托文人精神情怀的中国文人画典范之作。
《潇湘竹石图卷》得以传世,今人有幸一睹苏东坡真迹,邓拓其功赫赫,堪为佳话。顾行、成美撰写的《邓拓传》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1961年,四川一位老人来到北京,要出售一幅苏东坡的《潇湘竹石图卷》。苏画早已失传,这幅画是真是假,引起古画收藏家的争论。北京的画店怕是赝品不敢收购。邓拓看了此画,尽管一时也难以判定是否为苏东坡真迹,但他从画的风格、气势、纸质,从画面上元代以来26家题跋来看,认定是一件珍品。他不顾卖主索价甚高,拿出自己的新著《燕山夜话》的全部稿费,再由荣宝斋从他的藏画中挑出20多幅古画作价,终于将画买下。随后的半年时间里,他查阅资料,仔细考证,最后证明这正是苏东坡的真迹,并发表了考证文章《苏东坡〈潇湘竹石图卷题跋〉》一文,于是,一幅珍品,因邓拓而重现天下。
1964年,邓拓将这幅画连同他个人珍藏的140多件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捐赠给了中国美术馆。
邓拓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擅长书画,对历史文物研究有精深造诣,堪称优秀的鉴赏家、收藏家;他喜爱诗词,兴之所至,情之所系,时有绝唱;他独创“燕山夜话”杂文文体,厚积薄发,言简意赅,一时间风行全国,洛阳纸贵。有时,他显得飘逸,在与文人墨客的唱和中俨然其中一分子;有时,他又显得凝重,在文思泉涌中,履行着一个文人忧国忧民的天职。邓拓慧眼识东坡,看似偶然,却有必然。
邓拓一生喜诗文书画
新中国建立后,邓拓任《人民日报》社长兼总编辑。因受到“文人办报”、“死人办报”的激烈批评,他于1958年调离《人民日报》,担任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辞别报社同仁时,他赋诗一首相赠。其中一句“文章满纸书生累,风雨同舟战友贤”,道尽了从事新闻事业的苦衷。
到北京市委后,邓拓还兼任中国历史博物馆建馆领导小组组长,他与文博事业的关联转而密切。早在战争年代,他就曾有意识地收集过文物,此时更加钟情于此。擅长书法的他开始作画,频繁走进荣宝斋,与吴作人、李苦禅、黄胄等一批书画家赋诗作画,不亦乐乎。
邓拓早在25岁时完成过一本专著《中国救荒史》,20余年过去,淡出新闻界,于是,他计划再写一部《中国绘画史》,可惜后来没有动笔。
邓拓的夫人丁一岚曾经说过,苏东坡、郑板桥、林则徐等是邓拓所敬仰和爱慕的历史人物。邓拓与林则徐同是福州人,曾在客厅里挂过林则徐的一副对联:“庭围修竹云常在,户对青山梦亦寒。 ”想必邓拓从小在家乡福州接受启蒙教育时,就从父辈那里听说过这位林大人的高风亮节。
作为书香世家的后代,邓拓获得的显然不只是诗词书画的技能训练,而是一种历史文化精神的熏陶。不错,这些人物都才华卓绝,但他们也几乎都有过怀才不遇或者被误解的经历。这样的经历没有让他们消沉,他们在诗词书画里寄寓着忧思,他们依然关切芸芸众生,忧国忧民的情结从来不会因为挫折而淡化。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精神从来没有萎缩过,仕途可以中断,政治抱负可以只是梦想,但人格却不能因之而变形。
在开始形成自己的人格时,邓拓想必正是从这样一些他所敬仰的历史人物身上,感受着凛然正气,感受着做人的基本准则。当承受着精神之累,他便有了更深切地与历史对话的可能,他会一日日在情绪上、在生存方式上,与自己所敬仰的那些古代文人产生共鸣。
或许这是一个规律,人总是在遇到挫折时,某种内在的却更本质的气质,会突然间激发出来,从而出人意料地构成另一番人生风景,使得人们不得不用一种与过去不同的目光来打量他,来审视他。
当精神之累降临在邓拓身上时,当苦闷、困惑、忧郁的情绪几乎一夜之间占据他的内心时,他早年业已形成的气质,仿佛奔涌而至的激流,将他冲到一个新的境地。与过去相比,生存形态也许有所不同,但对于他,这是一个顺理成章的必然。
挫折使他痛苦,然而,却最后使他完成了人生塑造,他终将进入文人的历史画廊之中。
从郑板桥故居获得启迪
1961年秋天,邓拓来到扬州,在访问郑板桥故居之后留下这样的诗句:“歌吹扬州惹怪名,兰香竹影伴书声。一枝画笔春秋笔,十首道情天地情。脱却乌纱真面目,泼干水墨是生平。板桥不见虹桥在,无数青山分外明。 ”
他是不是同样在郑板桥那里寻找着回声?
一般来说,人们面对郑板桥书画,都会产生钦佩之情。但对邓拓来说,欣赏远远超出了字画本身。郑板桥笔下的兰香竹影,他的不落俗套独创一格的书法,在邓拓的眼里,是一种人格的完美体现。他感慨郑板桥的独创,感慨郑板桥“脱却乌纱真面目”的人生境界。人都不免会遇到挫折,但没有相似的修养相似的意趣,是不可能如同邓拓这样从郑板桥那里获得做人的启迪。
两年后,也就是1963年,他写出了著名的《郑板桥和“板桥体”》一文。他写道:“我认为学习‘板桥体’的最重要之点,是要抓住‘板桥体’的灵魂。什么是‘板桥体’的灵魂呢?我以为它就是在一切方面都要自作主人,不当奴才!”这是邓拓此时心境的写照。
机缘巧合,访问郑板桥故居时,邓拓正在开设“燕山夜话”专栏,而苏东坡的《潇湘竹石图卷》,也适时地出现在邓拓面前。
我宁愿相信,当邓拓陶醉于画面的气势时,当他费神地考证时,他是用心灵在与苏东坡那个伟大的灵魂对话。苏东坡的才情、抱负、苦闷乃至挫折,无不引起他的强烈共鸣。艺术创作贵在灵感,艺术鉴赏又何尝不如此?当邓拓无意之中捕捉到对《潇湘竹石图卷》的灵感时,其实正是他的心灵与苏东坡的心灵在碰撞,在迸发出火花。出色的鉴赏家、收藏家,其实永远需要这种古今相通的心灵感应。
意外获得《潇湘竹石图卷》,邓拓欣喜若狂。 1962年,邓拓赋诗一首《怀苏东坡》,抒发对苏东坡的命运、对《潇湘竹石图卷》的感慨:“曾谒眉山苏氏祠,也曾阳羡诵题诗。常州京口寻余迹,儋耳郊原抚庙碑。海角天涯身世感,朝云春梦死生知。千秋何幸留遗墨,画卷潇湘竹石奇。 ”
□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