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丘露薇携新书《不分东西》来杭分享思考
“战地玫瑰”:我不只很勇敢
□本报记者 林梢青
身为处女座的著名媒体人闾丘露薇,似乎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哪怕表现得松弛,但眼神的那股劲儿告诉你,她随时准备往前冲。她说,在工作中保持紧张,是一种职业态度。
十余年的新闻经历,让“媒体人”的习惯深入她骨髓。昨天,闾丘露薇来杭州蓝狮子书店为新书《不分东西》做宣传,手忙脚乱的媒体将面前的话筒与录音机打翻,现场乱成一团。只见她不慌不忙地一边继续话题,一边帮不知所措的记者拾起话筒,驾轻就熟地将绕了几圈的话筒线理顺,放好。
从记述式的《我已出发》、《行走中的玫瑰》到如今思考式的《不分东西》,闾丘露薇说,“她希望有一天,人们认识她,不再是因为她的勇敢,而是因为她的专业,以及她对事件的观察,最终分享她的观点。”
“战地玫瑰”优雅转身 不写自己 改谈热点
大到遮住眉毛的黑框眼镜,黑灰色的休闲装扮,闾丘露薇轻松地和所有记者围坐成一圈,用平和的语调回答问题。那么出名,却不见一丝刻意的明星光环。哪怕有记者突兀地提出“您如何定义‘品质生活’”的无厘头问题,她轻松地微笑着,反问:“请问您如何定义‘品质’这个词?”记者语塞。彼此的尴尬与分歧,被她用愉快而智慧的方式消除。
一直带着“勇敢的战地女记者”标签的闾丘露薇,已经4、5年不出书了。待到写这本新书时,她突然不想再写任何与自己有关的东西,而是希望让大家感受她的思考。一个有思想的人,最终是不乐意别人只用“勇敢”来定义她的,哪怕是带着仰慕的目光。之前的书,分别只用了十天和一个月,而这本书,闾丘露薇整整写了十个月。“最累的是修改。编辑常常对我说,你到底想说什么?然后我只好逼着自己不停地想、修改和取舍。”
《不分东西》从2008年至2010年间发生的重点新闻事件入手,通过对新闻事件和新闻报道背景的还原和条分缕析,梳理从专业媒体到民间声音对新闻事件的不同解读。
在书里,闾丘最终想要告诉读者的,是一种理性、客观和宽容的思考方式。在越来越开放的媒体世界和网络社会里,她发现很多讨论都建立在事实错误的基础上,顺而产生偏见。“这样很容易互相伤害,大家越讲越愤怒,其实这个愤怒来得有点无厘头。我们能不能先把事实理清了,再去讨论观点和立场?我希望大家可以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而不是被人带着往前走。”
做媒体人 吵闹不可怕 沉默才可怕
在微博上,闾丘露薇对自己的形容是:“成为一个媒体人,相信吵闹不可怕,沉默更可怕。热爱新闻,热爱网络。”她喜欢在网上分享。所以,在杭的忙碌行程中,依然可见她不断更新微博。“准备体验上海到杭州的高铁,诺大的候车厅,居然没有电源插头。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没有电。”“上海到杭州,高铁五十分钟,十五到二十分钟一班,感觉和来回广州深圳那样,真的好方便。而且杭州车站出租车站比广州方便。”“西湖的下午,温暖的阳光,传来街头歌手唱的老歌。”
不停地学习、感受、思考,然后分享,这就是闾丘露薇这些年一直保持的状态。她坚持写微博、写博客、写专栏。“只要一两个星期不出差,我就不知道该在博客上写什么,因为会失去感触。我希望自己一直在这个行业做下去,你是这个行业的一小分子,这带来人生很大满足。”
“最重要的是思考。只学习不思考是不会进步的。”昨天,她也表达了许多对时下热点事件的思考。
比如,现今媒体和社会对于炒作的盲目关注。“现在的很多娱乐现象,你明明知道这是包装、炒作,为什么还要去关注它呢?为什么不去关注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东西呢?”
近来微博上热门的解救被拐儿童事件,其发起人之一是闾丘露薇的同事邓飞。昨天有记者问她如何看待这件事,她很坦白地说“我很着急,我不太赞同这个做法”。“有些事情,过程错误了,哪怕结果看起来是正义的,我也不能够接受。因为其结果会带有欺骗性。你怎么知道下一件这样的事情会不会有欺骗性?”
所以,对于一些自己无法核实真实性,或者不知道背后真相的事,闾丘露薇的表达非常谨慎。“经常有人在微博要求我帮忙转东西,无法核实的我就不会转,哪怕对方是带V的人,只要他不是当事人之一。以前我就在这方面犯过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