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小说家麦家:塑造陈家鹄与黄依依,方式不一样

2011年02月28日 15:08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问小说家麦家

  塑造陈家鹄,与塑造黄依依,方式不一样

  孙: 在电视剧中,惠子在第十七集就死掉了,而一直到《风语2》,惠子仍然活着。受了种种屈辱离开了陈家还顽强活着。以惠子这样的单纯性格,她也完全有可能就此死去啊。坦率说,《风语1》中的惠子,就像电视剧中一样单薄,《风语2》是惠子命运的大转折,我真希望后面会变得丰富一些。会吗?

  麦:惠子需要多复杂呢?在我看来,惠子就是一块美玉,越简单、越剔透就越完满。

  死,在某种状态下其实是多么简单的事情啊,眼睛一闭,一了百了。活着,则需要面对绝望、痛苦、无助、欺凌、失去自由……需要更大的坚韧和勇气。但简单的人就一定脆弱,一定经不住打击吗?我看未必。

  大仲马写《基督山伯爵》,埃德蒙·堂泰斯在被陷害入狱之前是多么简单,他对梅塞苔丝的爱又与惠子对陈家鹄的爱多么相似。当他突然被阴谋剥夺了自由、爱人、前途……除了生命之外一切的一切,他没有自杀;相反,陷害他的费尔南多一旦阴谋败露妻离子散便只好自杀……在现实中,我们眼中很多所谓的弱者事实上也比所谓的强者更有面对生活之难的坚韧和勇气。惠子亦如是。在她心中,对陈家鹄的爱火没有熄灭,这也就意味着她的生命之火不会轻易熄灭。

  在《风语3》中,惠子肯定没有之前那么多的戏份,但她的存在,无疑会是一个焦点。

  孙:无论是以编剧身份还是作家身份,这次你都特别强调塑造人物。但我看《风语》电视剧时有一个想法,为什么阿炳、黄依依那样的密码天才,无论怎样偏执、乖张,人们都认可。而陈家鹄作情种状,观众却直起急。是否破译密码的天才人物应该有一个特殊的密码人格,没有在陈家鹄身上体现出来?以前你小说中破译家,直接就呈现出这种特质,而陈家鹄,你似乎更强调外力对他性格的不断塑造?

  麦:我所塑造的破译家里面,我自己认为《解密》中的容金珍和这部里的陈家鹄比黄依依要更加丰富、饱满、立体。为什么大家会更加认可黄依依?这个问题我思考过,至今没有找到能够绝对说服自己的答案。

  至于你提到的“密码人格”,这说法倒是有趣,让我想到了一句俗语:义不行贾,仁不带兵。破译师肯定有他们特别的人格,姑且总结为“不疯魔不破译”,你说阿炳、黄依依偏执、乖张,难道用生命去爱一个女人尚不是偏执?起急的观众也许认为破译师犹如战场上的英雄,怎能儿女情长。可我就要反问一句,为什么英雄就不该这样儿女情长?不能用主观态度来衡量客观问题啊。

  至于对陈家鹄的塑造,坦率说的确比塑造黄依依要更加自我,因为我经常把一件事挂在心里,就是:我认定了一个形态——日常(也就是你所说的外力)对于人的折磨与扶植,水滴石穿,持之以恒。人的意志根本是在生老病死中被消磨掉的,打破这层藩篱需要付出极高的代价,这样的代价有时甚至是生命。再补充一层意思,刘禹锡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们的人生不止有当下感,还有永恒之念,为此我们必须站在生死之外思考生死,态度坚决而明确。繁华落尽,真我本心才能呼之欲出——这也是我断然将破译这份职业对人的影响放在次要位置的根本原因。

  孙:《风语3》的写作是在电视剧播出后。你是否会把观众的反馈当做你一面镜子,去调整或者反思自己原先构想的偏差。还是坚持自我,最终让读者认可你现在的改变?

  麦:观众对电视剧的反馈对我来说自然是具备极大参考价值的重要材料,我会尽量搜集起来分析、提炼,然后对照我原先的构想进行梳理和调整。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样做只是为了更好地改变而绝非回到原来比较类型化的轨迹上去。改变是一个人的事,但说到底又不是一个人的事。我非常希望在这条艰难的道路上,能够得到更多读者的理解、陪伴与支持。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